月光如粉白,秋露似珠圆。
络纬无机织,流萤带火寒。
何年迎弄玉,今朝得梦兰。
讶许能含笑,芙蓉宜熟看。
月光如粉白,秋露似珠圆。
络纬无机织,流萤带火寒。
何年迎弄玉,今朝得梦兰。
讶许能含笑,芙蓉宜熟看。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所作,名为《奉和赐曹美人诗》。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典型的咏春诗。
诗中“月光如粉白,秋露似珠圆”两句,以精致的笔触描绘出初春之夜的宁静与清冷。月色如同撒落的细粉,柔和而纯净;秋露则宛如珍珠般的完整,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接着,“络纬无机织,流萤带火寒”两句,则通过对蜘蛛网与萤火虫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命力顽强又微妙的感觉。蜘蛛网在夜间悄然编织,没有人工的痕迹,而流萤则仿佛带着火焰在冷清中摇曳,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命活力的一种写照。
“何年迎弄玉,今朝得梦兰”两句,是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获得。这里的“弄玉”和“梦兰”都是美丽事物的象征,“何年”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而“今朝”则是对现实中得之的喜悦。
最后,“讶许能含笑,芙蓉宜熟看”两句,是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给予的心境反应。这里的“讶许”是一种惊喜和赞赏的情感,而“芙蓉宜熟看”则是说美丽的事物在成熟时最适合欣赏,暗示了对美好的珍惜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一种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深情讴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北风萧萧起平陆,远客还思旧乡曲。
青袍白马送君归,楚水吴山为谁绿。
当年献策来京华,飘飘意气凌云霞。
晓日长趋九华殿,春风烂醉五侯家。
双旌照人日杲杲,承恩独出长安道。
西江稚子解弦歌,南国骚人怨芳草。
退身不待衰病年,悬珂结驷空留连。
三山松柏宛然在,五陵桃花亦可怜。
山中寥寥何所有,莼菜羹兼菊花酒。
相如膝上七弦琴,元亮宅边五株柳。
清时令子居黄门,门前冠盖如云屯。
功名去住总适意,此乐悠悠安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