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巢县崔尉崔尉》
《送巢县崔尉崔尉》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弱岁家淮南,常爱风土美。

悠然送君行,思逐高秋起。

巢湖映微寒,照眼正清泚。

低昂蹙荷芡,明灭萦葭苇。

银花鲙肥鱼,玉粒炊香米。

居人自丰乐,不与佗乡比。

况得良吏来,倍复蒙嘉祉。

君为太学生,气格已英伟。

登科如拾遗,举步歘千里。

毋嫌位尚微,观政此为始。

尊公久场屋,上国困泥滓。

岂不重相离,念子勉为理。

当令佳誉新,烨烨满人耳。

高堂虽在远,闻之足为喜。

何必羞三牲,然后称甘旨。

(0)
注释
淮南:淮南地区。
风土美:美丽的风俗习惯。
悠然:悠闲自在。
高秋:秋天的高爽时节。
巢湖:湖泊名。
微寒:微微的寒意。
蹙荷芡:荷花和芡实摇曳。
萦葭苇:芦苇丛中的光影。
银花鲙:银色的鱼脍。
玉粒炊香米:香米饭。
丰乐:丰饶快乐。
佗乡:他乡。
良吏:优秀的官员。
嘉祉:美好的福祉。
太学生:古代学子的一种身份。
英伟:英勇杰出。
登科:科举及第。
拾遗:轻易取得。
位尚微:地位尚低。
观政:参与政务。
尊公: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场屋:科举考试场所。
上国:京城。
泥滓:困境。
相离:分离。
勉为理:尽力治理。
佳誉:美好的声誉。
烨烨:光彩照人。
高堂:父母。
闻之足为喜:听到消息足以使人高兴。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
甘旨:美味的食物。
翻译
年轻时我定居淮南,深深喜爱这里的风土人情。
悠然目送你离去,思绪随着高秋的凉意升起。
巢湖水面微寒,清澈如镜照人心。
水波起伏,荷花和芡实低昂摇曳,芦苇丛中光影闪烁。
银色的鱼脍配上肥美的鱼,香米饭用玉粒烹煮。
这里的人们生活富足快乐,无人能及。
更何况有贤良的官员到来,我们更蒙受恩惠。
你是太学生的身份,气质非凡已见一斑。
科举登第如拾取遗漏,一步登天,前途无量。
不必担心地位尚低,参与政务正是开始。
你的父亲长久在官场,京城生活艰难。
虽然离别让人不舍,但想到你能努力治理地方。
应让美好的名声不断更新,照亮每个人的耳朵。
虽然父母不在身边,听到你的消息也会感到欣慰。
何须羞于言说丰盛的祭品,只要是美味的食物就值得称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创作的,名为《送巢县崔尉》。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和美好祝愿。

首先,从“弱岁家淮南,常爱风土美”几句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这里的“弱岁”指的是年轻的时候,“家淮南”说明诗人成长在淮南一带,这里充满了对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的深厚感情。

其次,诗中的“悠然送君行,思逐高秋起”表达了一种淡定的送别心境。"悠然"意味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情绪,而“思逐高秋起”则透露出一种随着季节变迁而生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巢湖映微寒,照眼正清泚。低昂蹙荷芡,明灭萦葭苇。”生动地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象。“巢湖”即指的是巢县所在的巢湖,这里的景色以清冷而微寒著称,而“照眼正清泚”则强调了水质的清澈。"低昂蹙荷芡,明灭萦葭苇"写出了荷花和蘆葭在秋风中的摇曳姿态,这些景象不仅美化了送别的情境,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

接着,“银花鲙肥鱼,玉粒炊香米”两句描绘的是当地的物产。"银花鲙肥鱼"和"玉粒炊香米"都是对巢县丰饶物产的赞美,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朋友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居人自丰乐,不与佗乡比”表明了作者对巢县人民生活满足和幸福的肯定。"不与佗乡比"则强调了巢县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拥有良好的治理和民生,因此无需与其他地方相比较。

“况得良吏来,倍复蒙嘉祉”这两句写出了对当地官吏的赞扬。"良吏"指的是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好官,而"倍复蒙嘉祉"则表达了因为有这样的良吏而使得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定。

“君为太学生,气格已英伟”两句赞美了崔尉的学识和气质。"太学生"是对其身份的肯定,而"气格已英伟"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崔尉不凡才能和非凡抱负的认可。

“登科如拾遗,举步歘千里”这两句描写的是崔尉学业上的成就。“登科如拾遗”意味着考取功名轻而易举,而"举步歘千里"则形容其未来前程似无限广阔。

“毋嫌位尚微,观政此为始”这两句劝勉崔尉即使职位不高,也应以当前的工作岗位作为展现自己政治才能和治理能力的起点。"毋嫌位尚微"意味着不要因为自己的官职较低而感到羞愧,而"观政此为始"则鼓励其将目前的工作作为施展才华和积累经验的开始。

“尊公久场屋,上国困泥滓”这两句写的是崔尉家境。"尊公久场屋"表明崔尉的父亲或尊长拥有稳定的居所,而"上国困泥滓"则形容其家族可能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挫折。

“岂不重相离,念子勉为理”这两句表达了对崔尉的离别之情。"岂不重相离"意味着对于即将分别的深切感伤,而"念子勉为理"则是对崔尉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

最后,“当令佳誉新,烨烨满人耳”两句写出了崔尉的美好名声。“当令”意味着崔尉现在正处于得势之时,而"佳誉新"和"烨烨满人耳"则表达了他的美德和才华在人们中间广为传颂。

“高堂虽在远,闻之足为喜”这两句表达了即便崔尉将要离开,但只要听到他的一丝好消息,就足以让诗人感到欣慰。"高堂"指的是崔尉的家宅,而"虽在远"则意味着尽管距离遥远。

“何必羞三牲,然后称甘旨”这两句是对传统礼仪中对待宾客的一种反思。"羞三牲"指的是古代对待贵宾时所需的丰盛筵席,而"然后称甘旨"则意味着只有在这样隆重的款待之后,才能真正地享受到美食。这两句诗意在表达,只要崔尉能够成功,不需要过分追求物质上的奢华和礼仪。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也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鼓励。同时,诗中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对人物品性的赞扬,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都让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五言·其四

宇宙产黄芽,经炉煅作砂。

阴阳烹五彩,水火炼三花。

鼎内龙降虎,壶中龟遣蛇。

功成归物外,自在乐烟霞。

(0)

杨岐山

千峰围古寺,深处敞楼台。

景异寻常处,人须特达来。

松杉寒更茂,岚霭昼还开。

欲续丰碑语,含毫恨不才。

(0)

咏蒲鞋

吴江浪浸白蒲春,越女初挑一样新。

才自绣窗离玉指,便随罗袜上香尘。

石榴裙下从容久,玳瑁筵前整顿频。

今日高楼鸳瓦上,不知抛掷是何人。

(0)

赋得听松声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

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

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

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

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

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

(0)

送越客归

霜薄东南地,江枫落未齐。

众山离楚上,孤棹宿吴西。

渚客留僧语,笼猿失子啼。

到家冬即是,荷尽若耶溪。

(0)

微之镇武昌中路见寄蓝桥怀旧之作悽然继和兼寄安平

今日油幢引,他年黄纸追。

同为三楚客,独有九霄期。

宿草恨长在,伤禽飞尚迟。

武昌应已到,新柳映红旗。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