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涧环山麓,高低满百家。
途穷疏骑气,县古听蜂衙。
书倩云中雁,歌烦水底蛙。
阳和不择地,随分得春花。
碧涧环山麓,高低满百家。
途穷疏骑气,县古听蜂衙。
书倩云中雁,歌烦水底蛙。
阳和不择地,随分得春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开篇“碧涧环山麓,高低满百家”即勾勒出一个山清水秀、村落众多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安逸的感觉。接下来的“途穷疏骑气,县古听蜂衙”则透露出诗人在乡间漫步时的心境,虽然路途荒凉,但听闻古老县城中的蜂鸣声,也感到一份悠闲自得。
中间两句“书倩云中雁,歌烦水底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感悟。书信如同天空中的大雁,传递着遥远的思念;而蛙声则如同歌唱,虽小但也能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结尾的“阳和不择地,随分得春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无条件的接受与欣赏。在温暖的阳光下,无论是在何处,都能享受到春天的美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对大自然美景的深刻领悟。
云微漾朝雾,豁我明眸双。
原野仅可瞩,其外为长江。
水上群舟翔,纵横乱帆楫。
高突列岸旁,吐烟烟如墨。
我目送洪流,曲到峦深处。
心知渠所响,直趋海中去。
合沓万山起,拦路相束挟。
渠心辟艰阻,奔腾冲出峡。
忽与平野逢,万派并千源。
浩浩涨无垠,奔流遂不还。
经过多荒芜,井邑无人居。
逝不相回顾,波涛日夜驱。
怜渠只一心,一心何悃悃。
归流到海中,永永无复尽。
我目送此水,直到天尽头。
我心随此水,并入大海流。
倾耳如有闻,汹涌来惊涛。
心知实非是,风撼群松梢。
卫公陈抑戒,小子作箴文。
饮酒无明德,修身有令闻。
酣宫犹反道,醉市更非群。
曲孽偏伤性,壶觞不立勋。
千钟王业丧,一旦霸图分。
阮籍何须羡,刘伶不足云。
清风行处散,白日坐来曛。
请谢杯中物,还图阁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