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暖谢池波,做芊绵一篇,柔情催晓。
前路碧成丝,平芜尽、山外烟痕如扫。
朝光暮影,嫩晴消息欺寒小。
曾藉芳茵人去后,暗惹浪吟颠草。
年年寒食清明,寸心萦、恐负慈晖过了。
时节杳花初,仍青遍、金勒万屯嘶到。
莺歌怨晚,夕阳纡径■帘悄。
弥望天涯都是恨,江柳又吹棉少。
风暖谢池波,做芊绵一篇,柔情催晓。
前路碧成丝,平芜尽、山外烟痕如扫。
朝光暮影,嫩晴消息欺寒小。
曾藉芳茵人去后,暗惹浪吟颠草。
年年寒食清明,寸心萦、恐负慈晖过了。
时节杳花初,仍青遍、金勒万屯嘶到。
莺歌怨晚,夕阳纡径■帘悄。
弥望天涯都是恨,江柳又吹棉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风暖谢池波",开篇即以温暖的春风和波动的池水渲染出春意盎然的气氛。"做芊绵一篇,柔情催晓",形象地写出春草的繁茂和温柔的晨曦,流露出诗人对春日的喜爱。
"前路碧成丝,平芜尽、山外烟痕如扫",进一步描绘了远处山峦在晨雾中的朦胧美,暗示着诗人悠远的思绪。"朝光暮影,嫩晴消息欺寒小",通过对比早晨和傍晚的光影变化,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微妙。
"曾藉芳茵人去后,暗惹浪吟颠草",借景抒怀,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怀念,以及自己在春草中独自吟咏的孤寂。"年年寒食清明",点明了时令,诗人担心自己未能及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时节杳花初,仍青遍、金勒万屯嘶到",描述了春天花开的景象和马蹄声声,传递出生机勃勃的动态画面。"莺歌怨晚,夕阳纡径■帘悄",以莺歌和夕阳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哀愁,以及帘后的静谧。
最后,"弥望天涯都是恨,江柳又吹棉少",以满目春色衬托出无尽的离愁别绪,江边的柳絮稀疏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凄凉。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景,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姚华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别岁云莫,相见良未繇。
闻君抱新恙,使我增离忧。
悲风鸣四野,雨雪正飕飗。
如何山阴道,亦有访戴舟。
闲居讶空谷,寂寞谁与投。
卧听云中鹤,禽鸟有匹俦。
知音古昔少,伥焉何所求。
思君不能寐,起坐弹吴钩。
安得往从之,握手欢相酬。
泠然挹清论,庶几无悔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