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杂感四首·其四》
《夏日杂感四首·其四》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娟娟檐前月,虽缺犹媚好。

团团理丝虫,养身恃其巧。

无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奥。

那能捕飞蚊,未解聒耳闹。

悲歌草间蚓,辛苦自鸣噪。

尔生可以默,何所欲而躁。

鸣蛙诉其渴,谓若天可祷。

瘖蝉死不鸣,岂以诉无效。

悠悠群动情,谁得辨丑好。

我歌岂徒然,亦用自警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夜景象,通过对各种昆虫和动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诗中“娟娟檐前月”一句,描写的是月亮在屋檐前的美丽景致,即便是残缺的新月,也依然显得温柔动人。

"团团理丝虫,养身恃其巧"则表现了对织网蜘蛛勤劳自食、依靠智慧生存的赞赏之情。接着,“无能老蝙蝠”一句,描绘的是夜晚飞舞的老蝙蝠,它们虽然无力却也要在夜色中自由翱翔。

"那能捕飞蚊,未解聒耳闹"则是诗人对捕捉蚊虫的声音表示不理解,因为这些声音似乎在夜里造成了一种喧哗。紧接着,“悲歌草间蚓”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在地面上辛勤劳作的蚯蚓感到同情,它们虽然努力鸣叫,却往往被人忽略。

"尔生可以默,何所欲而躁"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为什么要急于求成,而不去安享生命中的平静。"鸣蛙诉其渴,谓若天可祷"一句,通过对蛙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物倾诉自己渴望的声音给予的理解。

"瘖蝉死不鸣,岂以诉无效"则是对那些在死亡边缘的昆虫发出最后鸣叫的描述,这些声音虽然微弱,却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对世界的诉说。"悠悠群动情,谁得辨丑好"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各有其美丽与不足的感慨。

最后,“我歌岂徒然,亦用自警告”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思,通过这些描写昆虫和自然的声音,不仅是为了艺术的享受,更是一种对自己生命态度的提醒。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玉女峰

玉女峰头望,秋林带夕曛。

几时来化石,何处去为云。

宝靥山花掩,碧箫松籁分。

人传环佩响,时自月中闻。

(0)

始渡罗阳水历诸峰

夙龄慕名山,心常恋仙阙。

及此释尘鞅,清秋驾言发。

沿溪行必尽,陟岭力务竭。

飞泉既汹涌,连峰复嵂崒。

槎枒石门邃,欹侧苔径滑。

花明逢洞口,木落见山骨。

谷静猿啸悲,云深飞鸟没。

优哉山水都,信矣仙灵窟。

餐彼岭上霞,弄此松下月。

灵襟日潇洒,坐见生绿发。

寄谢赏心人,毋令蕙草歇。

(0)

采莲曲四首·其三

花前相见即相呼,日暮连舟渡碧湖。

含笑问郎何处住,西来能过妾家无。

(0)

都督王公阅兵海上歌·其四

虎门诸部捷如飞,日暮横江试铁衣。

弦响乍闻侦候报,前锋川口射鲸归。

(0)

梁明府茅冈杂咏·其三桔槔庑

篱落紫烟明,东风动新绿。

不用费机心,今年春雨足。

(0)

灵芝为魏少参赋

薇垣春暖木欣欣,中有灵根更不群。

秀结月精饶瑞色,气钟云母吐清氛。

三重青盖朝迎日,九曲琼枝夜照云。

已借金光被南土,好将承露奉明君。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