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何处有丹丘,花落鸟啼景自幽。
鲛室玲珑浮翠岛,冰壶潋滟贮瀛洲。
孤峰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大地流。
搔首问天差足慰,扁舟拟作武陵游。
人间何处有丹丘,花落鸟啼景自幽。
鲛室玲珑浮翠岛,冰壶潋滟贮瀛洲。
孤峰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大地流。
搔首问天差足慰,扁舟拟作武陵游。
这首诗描绘了文邑八景之一的“浮丘分潮”,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丽而幽静的画面。首句“人间何处有丹丘”以疑问开篇,引人遐想,丹丘象征着仙境,暗示此处并非凡间所能寻觅之地。接着,“花落鸟啼景自幽”一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鲛室玲珑浮翠岛,冰壶潋滟贮瀛洲”两句,运用比喻和想象,将岛屿比作玲珑剔透的鲛室,水波比作冰壶中的潋滟,瀛洲则象征着传说中的仙岛,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孤峰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大地流”描绘了一幅山川壮丽、水流纵横的景象,孤峰与二水相映成趣,赋予画面以动态美。
最后,“搔首问天差足慰,扁舟拟作武陵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向往。面对如此美景,诗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他甚至幻想乘一叶扁舟,前往传说中的桃花源,寻找心中的宁静与理想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用舍见人物,抑见天地心。
生人于此时,所系亦以深。
时哉薄其祐,全力吾不任。
向来邹鲁人,抱此空沉吟。
此身眇如芥,列国纷于针。
芥针求抵当,机括常差参。
没身虽不遭,道在终不沉。
朣朣千丈光,照耀不啻今。
公乎邹鲁传,轩冕如山林。
我亦山中人,不忍凤鸟瘖。
加餐为公祷,以答天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