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始渡罗阳水历诸峰》
《始渡罗阳水历诸峰》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夙龄慕名山,心常恋仙阙。

及此释尘鞅,清秋驾言发。

沿溪行必尽,陟岭力务竭。

飞泉既汹涌,连峰复嵂崒。

槎枒石门邃,欹侧苔径滑。

花明逢洞口,木落见山骨。

谷静猿啸悲,云深飞鸟没。

优哉山水都,信矣仙灵窟。

餐彼岭上霞,弄此松下月。

灵襟日潇洒,坐见生绿发。

寄谢赏心人,毋令蕙草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名山仙境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清秋时节亲临山川的体验。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开篇“夙龄慕名山,心常恋仙阙”,表达了诗人自幼就对名山大川的向往,心中常常憧憬着仙境般的美好。接着,“及此释尘鞅,清秋驾言发”则描述了诗人终于在清秋时节,摆脱世俗束缚,踏上寻觅仙山的旅程。

“沿溪行必尽,陟岭力务竭”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随后,“飞泉既汹涌,连峰复嵂崒”描绘了山间瀑布激荡,群峰耸立的壮丽景象。接下来的“槎枒石门邃,欹侧苔径滑”则通过奇特的石门和滑腻的苔径,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与险峻。

“花明逢洞口,木落见山骨”描绘了山中花木繁茂,洞口隐约可见的场景,以及随着树木凋零,山体裸露的景象,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变化。“谷静猿啸悲,云深飞鸟没”则通过山谷的寂静与猿猴的哀鸣,以及云雾深处飞鸟消失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空灵的氛围。

“优哉山水都,信矣仙灵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仙山洞府的向往。“餐彼岭上霞,弄此松下月”则描绘了诗人在此处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景,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灵襟日潇洒,坐见生绿发”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精神的愉悦与身体的健康。

最后,“寄谢赏心人,毋令蕙草歇”则是诗人对志同道合者的呼唤,希望他们能共享这份自然之美,不让心灵的花朵枯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深刻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游仙词三十三首·其十四

昨夜三清醮罢迟,步虚声逐翠云飞。

小仙自向人间去,留得青词袖里归。

(0)

句·其四十四

檐捲三峰碧,琴弹万籁清。

(0)

句·其四

客馆月斜寒梦断,仙舟风稳去帆飞。

(0)

句·其九

数里竹溪藏野色,一轩松雨战秋声。

(0)

春郊·其二

碧飞红断正伤春,万里天涯一病身。

芳草路长楼百尺,楼中更有凭栏人。

(0)

宿北山·其二

四壁静无人,翛然夜不惊。

龛灯光焰薄,纸帐梦魂清。

有月山犹暗,无风松自鸣。

结茅终隐此,高枕待升平。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