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眼流丹》
《海眼流丹》全文
明 / 曾永和   形式: 七言律诗

石开海眼引泉通,溅玉流丹未有穷。

细度林声归寂听,光涵云影映晴空。

烦襟不觉观时失,宿疾疑从饮后攻。

不入凡流同混浊,穿云络石杳无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眼泉水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其的深刻感悟。首联“石开海眼引泉通,溅玉流丹未有穷”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泉水从石缝中涌出,如同美玉般晶莹剔透,色彩斑斓,仿佛无穷无尽,展现出自然界的神奇与美丽。

接着,“细度林声归寂听,光涵云影映晴空”两句,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林间鸟鸣与泉水潺潺交织的和谐乐章,以及阳光透过云层在晴空中留下的光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烦襟不觉观时失,宿疾疑从饮后攻”则表达了诗人沉浸于美景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烦恼与疾病似乎都随之消散,体现了自然之美对人心灵的抚慰作用。

最后,“不入凡流同混浊,穿云络石杳无踪”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追求世俗的浮华,而是向往自由、纯净的生活态度,如同泉水一般,穿越云层,绕过岩石,留下的是清澈与自由的足迹。

整首诗通过对海眼泉水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更蕴含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曾永和
朝代:明

曾永和,号怀静。万州人。明神宗万历间贡生,任连江训导。事见清道光《万州志》卷二。
猜你喜欢

天王寺佛塔灯隔林见之奇绝因成口占

上元灯火九衢中,何似金莲下半空。

要识隔林奇绝处,星毬带叶荔枝红。

(0)

杨南仲寓湖

纷纷市道交,翻覆云雨手。

不如清风与明月,情分却于人耐久。

夫君不受尘土污,湖上结茅谁与处。

坐中只著风月我,有客敲门卿且去。

凉生几席影沉杯,困眠醉舞相追陪。

此时一笑真莫逆,中边洞彻无纤埃。

须知个里非久计,时来携手青云里。

蓬莱山顶广寒宫,放出清光满天地。

(0)

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归欲袖手板还丞相言者犹不之置上命以釐廷之禄解印东归门生临川陈元晋援后山送坡仙故事至惠之海丰而别作诗四章云·其三

拙无谐俗韵,老眼独相奇。

寒谷迟春到,东风尽日吹。

身将三尺律,心不一毫欺。

公与梅花外,南来谁我知。

(0)

挽饶武博二首·其二

内集侪甥舅,同登齿弟兄。

忘年情好密,开口肺肝倾。

恍尔同醒醉,伤哉隔死生。

朔风吹老泪,哀些不成声。

(0)

柳梢青·其四

片片花飞。风前疏树,雪后残枝。

刬地多情,带将明月,来伴书帏。岁寒心事谁知。

向篱落、微斜半敧。添得闲愁,酒将阑处,吟未成时。

(0)

送赵知县归天台

自是中朝柱石材,西风尘土暗蒿莱。

河阳县里花初放,彭泽门前柳未栽。

准拟鸣珂来凤沼,徘徊抱玉下乌台。

明朝琴鹤归何处,三径故园多绿苔。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