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揽碧轩即事与叶十八厉三两山人》
《揽碧轩即事与叶十八厉三两山人》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湖流到门不肯绿,来照疏襟是疏竹。

袖中出示别后诗,君等新诗亦成轴。

各携一卷倚竹读,读未竟卷继以烛。

朗吟如蝉轻作蛩,门外闻之杂歌哭。

石林清苦饵霜菊,樊榭餐云秀无俗。

我诗置在伯仲间,瘦极秋烟岚一束。

祖龙虽横难并吞,飞燕能娟任谣诼。

狂来直欲千古无,蹴碎屏间唾壶玉。

天际倘有真人窥,应笑痴憨态堪掬。

银湾乍明月挂屋,且敞轩楹置醽醁。

山川浩莽孤筵高,天地沈阴万象伏。

吾生共聚到头白,差抵蜉蝣生命促。

况乃会少离别多,几得欢欣补愁蹙?

后五百年人过斯,荒坟成堆野稻熟。

此灯明明照尔我,那不尽情倾一斛?

落叶城头乌瑟缩,西邻鸡声穿过木。

醉须共结千丈绳,速梦东瀛繫桑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揽碧轩相聚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湖流到门不肯绿”、“袖中出示别后诗”、“朗吟如蝉轻作蛩”等,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反映了人物情感的细腻。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聚会的场景,友人们各自携带诗卷,倚靠竹子阅读,烛光映照下,朗读之声如同蝉鸣,又似蟋蟀轻吟,门外的人们听到这声音,或歌或哭,表现出对诗歌的深深共鸣。接着,诗人提到了古代的文人雅士,如石林、樊榭,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清苦与高雅,通过这些典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诗人想象着如果有人从天际窥视,可能会觉得他们痴憨可笑。但诗人并不在意,他们享受着月光洒满屋檐的夜晚,畅饮美酒,欣赏着山川的壮丽景色,感叹生命的短暂与相聚的珍贵。最后,诗人预想未来,虽然会有很多离别,但能够共享欢乐时光,便是最大的幸福。即使未来的人们遗忘这一切,他们也会留下这盏明灯,照亮彼此的心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拾柏子

皱壳倾来紫麦新,中藏琼米不胜珍。

胡桃松实何曾吃,却嚼秋风柏子仁。

(0)

夜坐二首·其一

绣帘无力护东风,烛影何曾正当红。

兽炭貂裘犹道冷,梅花不易玉霜中。

(0)

舟中夜坐

与月隔一簟,去天争半篷。

若无篷与簟,身在大虚中。

(0)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其一

鹄袍林里过芳辰,闻道春来不识春。

及至识春春已老,于中更老是诗人。

(0)

辛未白鹭一绝

故园苍莽淡烟霏,白鹭翩然下小池。

岂我机心犹未尽,踌蹰四顾复惊飞。

(0)

晨过社园将夕乃归

国事身谋两不言,朝暾来此对风轩。

经秋树似陈人在,委地枝为众鸟屯。

已著霜花近重九,旧过茶社有寒暄。

馀怀今日都消尽,坐待林灯照暝昏。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