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惠补阙》
《送惠补阙》全文
唐 / 林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诏下搜岩野,高人入竹林。

长因抗疏日,便作去官心。

清俸供僧尽,沧洲寄迹深。

东门有归路,徒自弃华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huìquē
táng / línkuān

zhàoxiàsōuyángāorénzhúlín
chángyīnkàngshū便biànzuòguānxīn

qīngfènggòngsēngjìncāngzhōushēn
dōngményǒuguīhuázān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宽的作品,名为《送惠补阙》。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描述一种隐逸之人的境界和心态。

“诏下搜岩野”一句,表明有一种官方的命令或召唤降临到山野之间,可能是对隐逸者的征召。而“高人入竹林”则表现了这位隐者选择退隐到自然之中的决心。竹林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着清高脱俗的生活。

接着,“长因抗疏日,便作去官心”两句,说明隐者的内心世界。他因为长时间的孤独和远离尘世,而开始对世俗的职位产生了厌倦之情,转而倾向于放弃功名利禄的心态。

“清俸供僧尽,沧洲寄迹深”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隐者可能参与佛教活动,甚至可能成为一位僧人,用这种方式来体现其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物质世界的放下。而“沧洲寄迹深”则进一步强调了隐者的行踪难寻,他的人生轨迹已经与世俗隔绝。

最后,“东门有归路,徒自弃华簪”表达了隐者对于归隐之路的明确选择,以及对昔日荣华的彻底放弃。这里的“东门”可能是隐者的家乡或特定地点,而“华簪”则象征着官职和荣耀。

整首诗通过隐逸之人的心理活动,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理念。

作者介绍

林宽
朝代:唐

林宽,唐朝诗人,(约公元八七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侯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与许棠李频同时,生平事迹亦均不详。宽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感秋·其八

至人不凝物,逍遥可延年。

贪者乃徇名,冠盖卧丘樊。

怀璧雠匹夫,深藏贵若渊。

邦家覆佞口,仲尼欲无言。

始终互相竭,盈亏每旋沿。

默观一元运,至理犹张弦。

(0)

题积庆堂歌

武川之溪,浙水所发源。

西流到金华,合为双溪波流益沄沄。

当其发源处,粤有徐氏居其村。

渠家奕世尚诗礼,种德植义素以积善闻。

有弟与昆,有子及孙,一门之内,蔼然若春温。

世业不陨,善之所积,是乃庆所存。

试观在昔,或七叶珥貂,或三世列戟,悉由微贱高其门。

积德所致讵谓无其因,彼有稔奸肆恶乃获尊。

富安荣者天之未定非天实,薨薨我愿徐氏有引而勿替,百世虽远庆孟敦。

谓予不信请看武川水,源深流长非可谖。

(0)

远怀

老亲独往京城日,贱子复上西江槎。

菽水暂虽离膝下,关河可奈渺天涯。

千岩古木啼鹃鸟,一路东风过楝花。

遥想小儿初学语,月终应是望回家。

(0)

过泰山

绝顶望神州,淋漓紫翠浮。

天低众山小,星拱一峰秋。

云气成龙虎,岚光荡斗牛。

北恒与西华,引领日东头。

(0)

神女山

神女去云远,名山依旧存。

佩环空寂寞,岩壑阅晨昏。

云木深藏庙,淮流直到门。

无因停桂楫,和露挹兰尊。

(0)

题玄麓山八景·其七飞雨洞

飞泉洒成雨,洗尽尘土胸。

欲持青芙蕖,去㴞赤鲩公。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