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望郎贵,白首故乡归。
有子纡蓝绶,将孙著綵衣。
松乔新道院,鹤老旧渔矶。
知止自高德,宁为遁者肥。
清时望郎贵,白首故乡归。
有子纡蓝绶,将孙著綵衣。
松乔新道院,鹤老旧渔矶。
知止自高德,宁为遁者肥。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赠给虞部员外郎谭公昉的致仕诗,表达了对友人晚年选择归乡的敬意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扬。首句“清时望郎贵”暗示了谭公在清平之世曾显赫尊贵,而“白首故乡归”则描绘了他年迈时选择回归故里的淡泊。接下来,“有子纡蓝绶”赞美了他的家族延续,子孙承袭了荣耀;“将孙著綵衣”则进一步强调家族的兴盛景象。
诗中提到的“松乔新道院”和“鹤老旧渔矶”,以松树和仙鹤寓言友人的超然与隐逸生活,象征着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知止自高德,宁为遁者肥”直接表达了对谭公明智选择退隐,以保持高尚品德的赞赏,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更显其德行之高,宁愿过遁世的生活也不愿追求世俗的富贵。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对友人的尊重,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昔归岁在马,奔泉如渴骥。
到门田舍空,触藩苦不利。
今年同登科,且作沐猴戏。
光阴一弹指,岁月偶然寄。
造物喜弄人,穷通两难避。
名言忆大苏,朱颜宁可恃。
便封万里侯,何与骨肉事。
感此谢交游,终日忽忽睡。
梦回入蓬荜,腾笑伯与季。
痛饮乃尽欢,狂谈总无忌。
醉中舞莱綵,为我二人媚。
至宝惟团乐,情真境岂伪。
君昔游京华,我居沌水北。
思君寄远书,琐屑动盈幅。
一纸逐鸿飞,离愁满心曲。
今我客京华,君居沌水阴。
翩然通尺素,重若双南金。
想君下笔日,似我当时心。
泛泛楚江萍,苍苍燕市月。
人生无百年,八载三离别。
秋风万里来,归思凭谁说。
宛转读君书,一灯澹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