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湖上》
《秋日湖上》全文
明 / 葛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公馀湖畔赏,携仲步虚房。

琴鼓清流碧,杯浮嫩菊黄。

浩源通太液,远嶂抱披香。

曲罢饶佳况,鸣榔夜渡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日傍晚在湖畔的悠闲时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山色之美。首句“公馀湖畔赏”点明了活动地点和时间,诗人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来到湖边享受自然之乐。接着,“携仲步虚房”一句,可能是指与朋友一同前往一个幽静的住所,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琴鼓清流碧,杯浮嫩菊黄”两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描绘了湖水清澈、琴声悠扬、酒杯中浮着嫩黄色菊花的场景,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的高雅情趣。

“浩源通太液,远嶂抱披香”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湖面与远处的山脉相连,形成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太液”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湖泊名,此处借指湖面的广阔无垠;“远嶂抱披香”,则描绘了远处山峦环绕,仿佛怀抱了一片香气,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最后,“曲罢饶佳况,鸣榔夜渡湘”两句,收束全诗。前句“曲罢”呼应了之前的“琴鼓”,表示音乐结束,但余音绕梁,留下美好的回忆;后句“鸣榔夜渡湘”则描绘了夜晚时分,渔人划桨渡过湘江的情景,既有宁静祥和的意境,也暗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的宁静与高雅。

作者介绍

葛昕
朝代:明

明济南府德平(今山东临邑县)人,字幼明,号龙池。以荫为都督府都事,迁工部屯田郎中,曾裁惜薪司炭额百余万,汰厂司内官五百余人。官至尚宝司卿。有《集玉山房稿》。
猜你喜欢

念奴娇.张蕙甫比部李叔和舍人江亭招饮

郊园过雨,觅江淹遗构,正堪销夏。

老辈林亭留片石,何必琳宫珠厦。

小毂行舟,丛芦卷浪,绝胜风帆挂。

西山新霁,染将晴翠如画。

触念衡岳湘流,故乡游历处,倍应清暇。

只此寻常几茅屋,点缀尽成幽雅。

酒罢狂歌,夕阳留客,未肯催西下。

吟鞭徐返,软红又逐归马。

(0)

浣溪纱

帘箔沈沈昼影迟,忽颦忽忆忽相思。

朝朝暮暮少年时。

晓镜都夸眉月小,西风不为鬓云吹。

略无幽怨逗冰丝。

(0)

阮郎归.村景

芳原不觉已春分,燕儿应记真。

霏霏微雨小于尘,桃花红一村。

弯路口,傍山根,涧声何处闻?

草痕青过绿杨津,东风吹到门。

(0)

买陂塘.南下洼有女郎坟一,短碑三尺,艳名香冢。红颜未识,绿草犹芳,春暮徘徊,怃焉成调

是何时、路旁香冢,碑阴重认题字。

美人不为留名姓,只与玉钩同例。

芳草地,有远远、西山浅浅南洼水,番风第几。

荡旧日芳尘,粉衣蚨蝶,又趁落花起。

朝还莫,梦影红深绿腻,多应飞燕能记。

三生杜牧今谁在,直甚钟情如此。

春徙倚,便未听、琵琶也带伤春意。

斜阳下矣,认一片蘼芜,鞭丝隐隐,人在画图里。

(0)

桂枝香.秋蛩

西风响碎、向侯馆空帏,唤愁惊睡。

又是荒台草羃,故宫门闭。

年年不少伤心事,傍潘郎、鬓丝提起。

怕分明语,凄凄切切,又低低地。

料思妇、寒生孤被,正月暗莓墙,雨侵苔砌。

恨缕情丝,宛转弄梭声里。

回肠那织回文字,但声声、促教憔悴。

又谁怜我,荒村野宿,瘦吟灯底。

(0)

丑奴儿慢二首·其一见榴花作

柳绵吹尽,楼外旧愁如梦。

又镇日、门随雨闭,帘借烟笼。

却怕凭阑,相思无字问残红。

新阴绿处,几时轻逗,芳意千重。

玉勒俊游,从他幽独,不到山中。

况满地、浮英浪药,还做春容。

只有斜阳,年年识得换熏风。

春余心事,凭将杜宇,深诉花工。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