喁喁软语窗纱晓。比百舌、尤圆妙。
翎毛稳称腰身俏。写澹墨边鸾藁。
已梦断、故山春杳。只合侍、雕阑人笑。
抚玩应同珠翠,改做珊瑚鸟。
喁喁软语窗纱晓。比百舌、尤圆妙。
翎毛稳称腰身俏。写澹墨边鸾藁。
已梦断、故山春杳。只合侍、雕阑人笑。
抚玩应同珠翠,改做珊瑚鸟。
此诗《迎春乐·山鹕》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鹕形象,诗人黄之隽通过“喁喁软语窗纱晓”开篇,巧妙地将山鹕的鸣叫声与清晨的宁静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朦胧的氛围。接下来,“比百舌、尤圆妙”,将山鹕的歌声与百舌鸟进行对比,强调其声音的圆润美妙,展现出山鹕独特的魅力。
“翎毛稳称腰身俏”一句,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山鹕羽毛的美丽与身体的轻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鹕的外在美。接着,“写澹墨边鸾藁”则暗示了山鹕的形象被画家以淡墨描绘在画纸上,边鸾是唐代著名的花鸟画家,此处借指画技高超,进一步突出了山鹕形象的艺术价值。
“已梦断、故山春杳”表达了对山鹕远离故乡、失去春天美景的感慨,蕴含着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只合侍、雕阑人笑”和“抚玩应同珠翠,改做珊瑚鸟”两句,既是对山鹕优雅姿态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其美好品质的向往,以及将其视为珍贵艺术品的认同感。
整首词通过对山鹕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界的美丽,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力。
松灯明,茅屋小,山妻稚子坐团团,长夜缉麻几至晓。
辛勤岂望卒岁衣,阿翁几番催罢机。
输官未足私债急,妾身不掩奚足恤。
念儿辛苦种麻归,依旧悬鹑曝朝日。
松灯灭,茅屋闭,麻尽机空得早眠,门外催租吏声厉。
清平县之令,不识何为者。
庭前长野桑,庭后长山槚。
猛虎上我城,青狨啼我舍。
昨日出城去,骑马到部下。
部民道遮之,持刀杀其马。
入门顾妻子,所居无完瓦。
秋风吹树木,白日落原野。
永夜空城中,哀哀泪如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