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已向青春发,又见秋深特地开。
应笑菊残无意思,不能邀赋洛阳才。
香包已向青春发,又见秋深特地开。
应笑菊残无意思,不能邀赋洛阳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其二)九月二十八日牡丹》,通过对十月三日牡丹在秋深时节依然绽放的描绘,表达了对牡丹坚韧生命力的赞赏。"香包已向青春发"暗示牡丹在春天时已经盛开,而"又见秋深特地开"则强调了牡丹在秋季依然傲然开放,不同于菊花的凋零。诗人以"应笑菊残无意思"来调侃菊花的早衰,同时也赞美了牡丹的才情,暗示其如同洛阳才子般富有诗意和魅力。整体上,此诗寓言于花,借牡丹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雅品质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中美好事物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