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其二九月二十八日牡丹》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其二九月二十八日牡丹》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香包已向青春发,又见秋深特地开。

应笑菊残无意思,不能邀赋洛阳才。

(0)
注释
香包:指装饰有香气的袋子,常用于节日或赠予。
青春:象征生命力和活力。
秋深:秋季的深处,表示时节已晚。
特地:特意,特别。
菊残:菊花凋谢。
无意思:缺乏趣味或吸引力。
不能:不具备能力。
邀赋:邀请吟诗作赋。
洛阳才:指有才华的文人,这里可能暗指历史上著名的才子。
翻译
香包已经散发出青春的气息,此刻在秋意渐浓时特别绽放。
它似乎在嘲笑菊花凋零没有情趣,无法邀请到像洛阳才子那样的文人墨客来吟诗作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其二)九月二十八日牡丹》,通过对十月三日牡丹在秋深时节依然绽放的描绘,表达了对牡丹坚韧生命力的赞赏。"香包已向青春发"暗示牡丹在春天时已经盛开,而"又见秋深特地开"则强调了牡丹在秋季依然傲然开放,不同于菊花的凋零。诗人以"应笑菊残无意思"来调侃菊花的早衰,同时也赞美了牡丹的才情,暗示其如同洛阳才子般富有诗意和魅力。整体上,此诗寓言于花,借牡丹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雅品质的追求和对时光流转中美好事物的珍视。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偈五首·其四

宝月流辉,澄潭布影。

水无蘸月之意,月无分照之心。

水月两忘,方可称断。

(0)

颂古一○一首·其七十一

一念萧萧不记年,皮肤脱落自完全。

长天夜夜清如镜,万里无云孤月圆。

(0)

山居五首·其五

不恋白云关,家山撒手还。

玉炉香旖旎,石涧水潺湲。

庭树烟笼合,窗轩雨洒斑。

经行及坐卧,常在寂寥间。

(0)

颂古一○一首·其二十五

岩脱虽有云千顷,户内殊无半夜灯。

极目危峦今古秀,暮天斜照碧层层。

(0)

颂古一○一首·其九十九

道合平常绝异端,行人何必历艰难。

从今莫信孙膑卜,龟壳无灵不用钻。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五十九

伏暑未收,金风渐作。弹指声中,门开楼阁。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