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断因缘莫更寻。寻时烦恼不如心。
从今休听世间音。
鸾梦渐随秋水远,鹤情甘伴野云深。
隔楼花月自阴阴。
已断因缘莫更寻。寻时烦恼不如心。
从今休听世间音。
鸾梦渐随秋水远,鹤情甘伴野云深。
隔楼花月自阴阴。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埙所作,名为《浣溪沙·道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缘分断绝的一种超然和放下之情怀。
"已断因缘莫更寻。寻时烦恼不如心。" 这两句话传递了一种释然的态度,意味着对于已经断裂的因缘,不再去追寻,因为这样做只会带来烦恼,而心中有了超脱的智慧。
"从今休听世间音。" 这句话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喧嚣,寻求内心的平静。
"鸾梦渐随秋水远,鹤情甘伴野云深。"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景。鸾指的是仙鸟,与秋水渐行,象征着灵魂的远去;鹤则是寿长之鸟,伴随着广袤天地之间的野云,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精神境界的向往。
"隔楼花月自阴阴。" 最后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幽静的生活状态,即便是在人间,也能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让心灵在花下、月光中得到滋润,享受那份宁静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一种高远情怀。
淯水由来廖氏泉,鸡山今有地行仙。
不希终嘏及纯嘏,罕见欣然与瑞然。
棠棣枝同椿树茂,鹡鸰羽共鹤翎翩。
友于笃庆勤耕读,致寿斯宜表厥贤。
河至徐州窄,此实限于地。
所以夏秋汛,容川每艰致。
北岸未筑堤,是或有深思。
盖欲听漫流,聊为燃眉计。
然闻河贵合,刷深达海遂。
纵藉馀波厮,忘虑沉沙积。
即今微山湖,南仰已明试。
浸淫金鱼沛,无岁不行沴。
南岸石堤成,缓急庶可恃。
三县均吾民,可弗为筹逮。
重臣自都遣,经营排众议。
起自大孤山,迤西接旧塈。
大孤至苏山,乱石坝权置。
亦足泄易涨,沙存任水去。
渡河阅告成,卫田诚惬意。
数年颇获收,民气较前异。
勤恳事下策,益复增吾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