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蹄万毂一枝芳,要路无媒果自伤。
题柱未期归蜀国,曳裾何处谒吴王。
马嘶春陌金羁闹,鸟睡花林绣羽香。
酒薄恨浓消不得,却将惆怅问支郎。
千蹄万毂一枝芳,要路无媒果自伤。
题柱未期归蜀国,曳裾何处谒吴王。
马嘶春陌金羁闹,鸟睡花林绣羽香。
酒薄恨浓消不得,却将惆怅问支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怀念。开篇“千蹄万毂一枝芳”表明了春天到来,草木复苏,但这种生机勃勃并未能带给诗人欢愉,因为“要路无媒果自伤”,这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和哀伤,没有人能够理解或分享他的感受。
“题柱未期归蜀国”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但他还没有决定何时启程。接着“曳裾何处谒吴王”则是诗人在想象中寻找一个可以倾诉心事的地方,虽然这可能是一个虚幻的愿望。
“马嘶春陌金羁闹,鸟睡花林绣羽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自然界中的景色。马儿在春天的小道上嘶鸣,金色的马嚢闪耀着光辉;而鸟儿则沉浸于花林中,羽毛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不仅是对眼前美好景象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酒薄恨浓消不得,却将惆怅问支郎”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无法排遣的情感,用浅淡的酒意图消解浓重的哀愁,但终究还是要向那位“支郎”倾诉自己的忧伤。这里的“支郎”可能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或者是诗人心目中的一种理想听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状态,是一篇深含哲理且情感丰富的作品。
江南尽处,堕玉京仙子,绝尘英秀。
彩笔风流,偏解写、姑射冰姿清瘦。
笑杀春工,细窥天巧,妙绝应难有。
丹青图画,一时都愧凡陋。
还似篱落孤山,嫩寒清晓,祗欠香沾袖。
淡伫轻盈,谁付与、弄粉调朱纤手。
疑是花神,朅来人世,占得佳名久。
松篁佳韵,倩君添做三友。
君不见峄山高崖斯相迹,枣木刻模真并失。
又不见深之袖手安国碑,帝悟百牛掀倒石。
秦唐二子皆有声,何必今人不逾昔。
拙工砺器雕不已,印版传书差可贵。
方趺图首效碑影,穿凿胶黏总纰颣。
凤山之水生琼玖,斲磨光泽坚而黝。
文章光艳照千古,玉牒万金吁可剖。
刊劖四海多名手,何必区区镌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