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微沙不草,物竭市无人。
游食兵难练,荒书县屡陈。
土关讥逸盗,囤粟禁强民。
谁善操刀割,能教治一新。
春微沙不草,物竭市无人。
游食兵难练,荒书县屡陈。
土关讥逸盗,囤粟禁强民。
谁善操刀割,能教治一新。
这首诗描绘了汶上县在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与治理挑战。首句“春微沙不草”,以春天微弱的气候反衬出土地的贫瘠,暗示生长条件的恶劣。接着“物竭市无人”进一步描绘出物资匮乏、市场萧条的景象,反映出经济活动的停滞。
“游食兵难练,荒书县屡陈”两句,揭示了社会动荡不安,兵役难以有效组织,同时,荒废的书籍频繁呈报,可能意味着教育和文化事业的衰败。这不仅影响了军事训练,也反映了社会整体的不稳定和知识传承的中断。
“土关讥逸盗,囤粟禁强民”则点明了地方治安问题。土关设防,却仍有人讥讽于逸盗的存在,表明盗贼横行,法律执行不力。囤积粮食以限制强民,可能是为了解决饥荒问题,但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矛盾的尖锐。
最后,“谁善操刀割,能教治一新”表达了对有能力改革者的需求和期待。这句话意味着当前的治理模式无法解决根本问题,需要一位能够果断行动、有效治理的领导者来改变现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社会寓意,展现了清代汶上县面临的多重困境,以及人们对改善社会状况的强烈愿望。
湖天同疋练,澄色远相串。
孤城倚山巅,倒影于斯见。
扁舟晚泊之,夜眺生孤羡。
雨馀暮微烟,风恬波无溅。
须臾荡浮辉,隐映分流转。
艳拟百花红,妆为玉镜传。
又如晚日霞,馀彩云中变。
远望复纷纷,忽疑星片片。
飞芒碧空际,来往天河穿。
久坐起沉吟,身未浮槎践。
依尔一叶中,胡乃眼前眩。
因念春光至,抑亦湖得先。
万点簇新华,交与水天绚。
喜杀诸童奚,聚喧俱忘倦。
齐言进香人,水灯施湖面。
掀髯一推窗,索然无复恋。
吾宗多昆弟,而独优众长。
贻安先堂构,腹笥娴辞章。
达理托曹植,卖文仿中郎。
不愁黄金尽,结交翰墨场。
邀鹤云高飞,滋兰秋晚芳。
荏苒竟岁序,经术斯明扬。
垂及古稀龄,明时终允藏。
旻天变肃杀,林木尽凋霜。
两子援赣没,无藉衍青箱。
原隰谁为求,鹡鸰歌且伤。
斟酌旧林圃,一水引池塘。
神山浮海来,上与星辰通。
司命佐南岳,作镇沧溟雄。
双楼屹危山,铁桥亘天中。
岩端漱飞泉,瑶台错玲珑。
灵谲信超越,玉简閟神宫。
谁其冥寂士,来此访玄风。
丹砂尚仿佛,仙书未易逢。
俯拾金芝英,仰攀琼树丛。
梯云望出日,扶桑生海东。
天鸡鸣中霄,寒波淡溟濛。
明霞太亲人,直接蓬莱宫。
不恨隔中州,走望礼视公。
不迩声利途,逋客绝游踪。
亮哉美吾土,长愿偃微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