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客夜相过,小童能酤酒。
即为临水处,正值归雁后。
前路望乡山,近家见门柳。
到时春未暮,风景自应有。
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
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
兼问前寄书,书中复达否。
上客夜相过,小童能酤酒。
即为临水处,正值归雁后。
前路望乡山,近家见门柳。
到时春未暮,风景自应有。
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
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
兼问前寄书,书中复达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人别离后的思念与关切之情。开篇“上客夜相过,小童能酥酒”两句,设定了一个夜晚的场景,其中旅途中的行者在夜色中匆匆而过,而小童已经能够为他们提供酒水,透露出一丝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紧接着,“即为临水处,正值归雁后”二句,诗人将情感转向自然,描绘出行者来到一处临水之地,而那时节正是大雁南飞的季节,渲染了一种离别后的孤寂与寒冷。
“前路望乡山,近家见门柳”两句,则表达了行者的乡愁。他们在旅途中不断向前,心中却始终牵挂着那远方的故乡之山以及即将到达的家园门前的柳树,这些景物无不唤起深深的乡土情怀。
“到时春未暮,风景自应有”两句,抒写了诗人对未来所持有的乐观态度。尽管现在还处于春日的末尾,但当行者到达目的地时,那里的春天必将依旧美丽,这种期待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和谐美好的向往。
接着,“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两句,表露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他们已经长时间没有相见,故人的身影在记忆中愈发模糊,而这种长久的离别更深化了彼此之间的情感。
最后,“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以及“兼问前寄书,书中复达否”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关切和对往昔情谊的追问。他们希望通过言语或书信的方式来维系彼此的情感纽带,并且对是否能得到对方的回音充满了期待。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但却蕴含深沉的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情,展现了一种淡雅而真挚的人生情怀。
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
龙湫一派天下无,万口赞扬同一舌。
行行路入两山间,踏碎苔痕屐将折。
山穷路断脚力尽,始见银河落双阙。
矩罗宴坐看不厌,骚人弄词困搜抉。
谢公千载有遗恨,李杜复生吟不彻。
我游石门称胜地,未信此湫真卓越。
一来气象大不侔,石屏倚天惊鬼设。
飞泉直自天际来,来处益高声益烈。
从他倒泻三峡流,到此谁能定优劣。
雁山佳趣得要领,一日尽游神恶亵。
骊龙高卧唤不应,自愧笔端无电掣。
轮囷萧索湍不怒,非雾非烟亦非雪。
我闻涷雨初霁时,喷击生风散空阔。
更期雨后再来看,净洗一生烦恼热。
云山青青,风泉泠泠。山色可爱,泉声可听。
乃赋归来,盟诸山灵。身去世远,心与真冥。
蔬食果腹,麻衣蔽形。尘车绝迹,蓬户常扃。
不行他缘,唯诵自经。眇观人世,沧波一萍。
朽钝寂漠,待终馀龄。唤主人公,教常惺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