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谬司宪,常僚惟有君。
报恩如皎日,致位等青云。
削藁书难见,除苛事早闻。
双旌不可驻,风雪路岐分。
在昔谬司宪,常僚惟有君。
报恩如皎日,致位等青云。
削藁书难见,除苛事早闻。
双旌不可驻,风雪路岐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作品,名为《窦三中丞去岁有台中五言四韵未及酬报今领黔南途经蜀门百里而近愿言款觌封略间然因追曩篇持以赠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回忆往昔的情感。
从诗中可以看出,武元衡在诗的开头便设定了一种怀旧的情景,“昔”字指向过去,而“司宪”、“常僚”则是古代官职名称,诗人通过这些词语回忆起往日与友人的共事时光。接着,“惟有君”表明在那些日子里,只有君(朋友)是他最珍视的伙伴。
“报恩如皎日”和“致位等青云”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想要回报友情之深,如同旭日东升一般明亮,以及希望能够像青云一样高洁无暇,表达了诗人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削藁书难见,除苛事早闻”则展示了朋友之间的信任与支持。削藁(刮去竹简上的旧文)书写新意,意味着友人间的交流无需掩饰,而“除苛事早闻”表明即便是微小的烦恼,也会彼此早早地知晓并相互扶持。
然而,“双旌不可驻,风雪路岐分”两句,却描绘了一种分别的情景。双旌(旗帜)在这里象征着官职和荣耀,但“不可驻”则意味着不能停留。此外,“风雪路岐分”形容了天气恶劣,道路分叉的艰难行程,也隐喻着人生旅途中的坎坷与分别。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情谊和忠诚。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即便是最铁的交情,也可能因为仕途变化或其他原因而不得不告别。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是对友谊的一种颂歌。
奎壁光芒久聚东,奏篇入献大明宫。
胸中抱负经纶业,笔下铺张造化功。
四海高名如日揭,一襟和气与春融。
谁知正大传家学,惟有擎拳体国忠。
华践峻登群玉表,清脩屹立急流中。
校雠正对青藜月,关陕俄分画戟风。
自喜合簪方衮衮,不堪分袂大匆匆。
送君怅望云帆别,顾我凋残雪鬓蓬。
戢羽孤栖怜鹤病,脱身高举羡冥鸿。
星躔已应魁三象,天路须知尺五通。
箬水腊前新蚁绿,橘洲霜后巨螯红。
清谈岸帻聊游戏,献纳归班万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