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这里指骏马。
2、连钱:形容毛色斑点状如连接的铜钱。
3、韂(chàn):也叫障泥,垂覆在马腹两侧以遮挡泥土的布帘。
4、金鞭:以金为饰物的马鞭。
5、腊月:农历十二月。
6、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7、雪似盐:《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8、蒺藜:植物名,实有刺。
9、周天子:指周穆王。
10、玉山:神话中的山名。《山海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11、鸣驺:前呼后拥的驺从。驺,古代养马兼管驾车的人。
12、赤骥:指火红色的马,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之一。
13、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本是星:一作“是本星”,一作“本是精”。《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古人迷信,认为地下14、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故言“房星是本星”。
15、瘦骨:清瘦的骨头。
16、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
17、大漠:广大的沙漠。山:一作“沙”。
18、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钩:古代兵器。
19、何当:什么时候。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20、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清秋:清朗的秋天。
21、骨查牙:形容马瘦骨嶙峋。查牙,错出不齐貌。
22、粗毛:马瘦则显毛粗。花:指斑驳的毛片。
23、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
24、发:马额头上的毛。长麻:制作马络头的一种材料。
25、西母:即传说中的西王母。阑:残尽。
26、东王:即传说中的东王公,又名东皇公。
27、君王:指称帝王。燕:通“宴”。
28、拽:拉。
29、赤兔:骏马名。吕布的坐骑。《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布有良马日赤免。”南朝宋裴松之注:“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30、吕布:字奉先,东汉时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人,善弓马,臂力过人,时号“飞将”。《后汉书》卷七五、《三国志》卷七皆有传。
31、果下马:一种非常矮小的马,因乘之可行于果树之下,故名。
32、羁策:驾驭、驱使之意。蛮儿: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33、去:一作“死”。飂叔:相传是飂国国君飂叔安的后代,名董父,善于养龙。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34、豢:饲养。龙:指骏马。
35、栈:马棚。
36、榜:船桨。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项羽自刎于此。一作“江东”。
37、神骓(zhuī):神骑的乌骓马,项羽的坐骑。骓,毛色黑白相杂的马。
38、君王:一作“吾王”。
39、内马:宫禁中的马。宫人:宫女。一作“官人”。
40、鞯(jiān):马的鞍垫。刺:绣。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
41、午时:一作“年时”。
42、蹭蹬:困顿,遭受挫折。溘:依着、迎着之意。
43、批竹:比喻马的耳朵如削尖的竹子。攒耳:谓两只耳朵聚拢向上。
44、桃花:马的毛色状如桃花斑点。一说白毛红点的马谓之桃花马。桃花马也是一种良马。
45、搅阵:冲破敌人的阵营。
46、借:帮助。
47、宝玦:其状如环而有缺口的玉饰。
48、侠骨:指勇武仗义的性格或气质。
49、“堆金”句:语本《战国策·燕策一》,战国时郭隗以马作喻,劝说燕昭王招揽贤士,说古有君王以千金求千里马,三年未得,其侍臣主动求寻,三月后以五百金买一死骏马之首,于是不到一年,得千里马三匹。
50、楚襄王:即战国时楚顷襄王芈横。
51、香幞(fú):即香罗帕。平时盖在马鞍上,骑时则去掉。赭罗:红褐色的罗纱。
52、盘龙:弯曲着的龙。蹙:指用金丝银线把丝织品刺绣成皱纹状。这种丝织品叫“蹙金”。
53、陌:田间小路。
54、逢春:遇着好时机。
55、桓公: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名小白,曾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当时有名的霸主。
56、伏虎威:据《管子·小问》载,齐桓公有一次骑马出猎,有只老虎见后躲藏起来。桓公问是何因,管仲说:这匹马象驳,驳食虎豹,所以老虎吓得疑惧不前。
57、沟陇:山沟野地。喻指处在卑下的地位。
58、看取:看。取,动词词尾。拂云:掠云。
59、唐剑:唐朝的宝剑,这里喻指灭隋战争中以李世民为首的军事武装。隋公:原是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时的爵号,这里代指骑过骏马“拳毛”的隋朝高级将领。
60、拳毛:指拳毛騧,唐太宗李世民在灭隋战争中所获的骏马。此马后被雕刻成石像,成为著名的“昭陵六骏”之一。
61、金甲:指披在战马身上的铠甲。④飘风:迅疾的旋风。王琦注:“《说文》:飘风,回风也。盖风之回旋至疾速者。捉飘风即追风之意。”
62、颴(xuàn)风:迅疾的旋风。颴,一作“飘”,一作“飙”。王琦注:“《说文》:飘风,回风也。盖风之回旋至疾速者。捉飘风即追风之意。”
63、白铁:白亮的铁刀。锉:细切。青禾:青嫩的禾苗。
64、砧:指垫以切草的砧板。莎: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呈线形。
65、小颈:小巧美观的马。
66、金埒(liè):富贵人家的跑马场。
67、伯乐:相传为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以善相马著称。
68、旋毛:拳曲的马毛。《尔雅·释兽》郭璞注引《伯乐相马法》曰:“旋毛在腹下如乳者,千里马。”
69、只今:如今。掊:克减,克扣。白草:牛马爱吃的一种草。
70、蓦:超越,跨越。
71、萧寺:即佛寺。相传梁武帝造佛寺,命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寺”,后因称佛寺为萧寺。驮经马:汉孝明帝夜梦金人,傅毅说这金人就是“佛”,明帝乃派人去天竺国,以白马驮经而归,并立白马寺于洛阳雍门西。
72、元:“原”"的本字,即本来、原来之意。竺国:即天竺国,印度的别称。
73、善相:即佛家所说的清净慈悲的妙相。
74、章台:街道名。在陕西长安县故城西南隅。汉代京兆尹张敞罢朝会,曾走马过章台街。这里代指官场。
75、重围:指双重围绕的腰带。燕尾:指拖垂的带头之末端犹如燕尾的分叉。
76、鱼肠:宝剑名。一谓极小之匕首,可藏置于鱼腹中者;一谓剑之文理屈曲若鱼肠者。观李贺诗意,当指后一种。
77、千里脚:指日行千里之骏马。犹言“千里足”。
78、眼中光:据《伯乐相马经》和《齐民要术》载,能在马的目瞳中映出人的头和足的,闪着紫艳光的是千里马。
79、系:拴置。腾黄:神马名,又名乘黄。
80、仙人:这里指唐宪宗,因宪宗曾自称为仙人。上彩楼:相传神仙喜居彩楼之上,这里喻指唐宪宗居于皇位。
81、须鞭:备鞭以待。须,等待之意。玉勒:用玉装饰的有嚼口的马笼头。玉勒吏:指马吏。这里指驾驭之臣。
82、谪:贬遣。高州:地名,唐代属岭南道,治所在今广东省茂名市附近,当时地多瘴疠,谪宦者多居之。
83、汗血:古代的一种骏马名。
84、鸾:指鸾舆,天子所乘之车。玉珂:指缀在马络头上的玉饰。
85、少君:李少君,汉代方术之士。《史记·孝武本纪》中有关于他的记述。
86、青骡:《太平御览》卷九〇一引《鲁女生别传》曰:“李少君死后百馀日,后人有见少君在河东蒲坂,乘青骡。帝闻之,发棺,无所有。”
87、武帝:汉武帝刘彻,汉景帝之子,《史记·孝武本纪》谓其“尤敬鬼神之祀”,《汉武内传》称其“好神仙之道”。据《汉书·武帝纪》载,武帝又喜爱西域汗血马,使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得马甚众。
88、烧金:谓烧炼金石药物以制丹,迷信者认为服之可以长生。
89、厩:马棚。肉马:痴肥的马,凡庸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