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仁仲过滨江》
《和仁仲过滨江》全文
宋 / 胡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沩山未暇往,石磴上云端。

初识清修路,遥怜菡萏寒。

野宽耕仅有,民殄政犹残。

总使林泉稳,那能寝饭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énzhòngguòbīnjiāng
sòng / yín

wéishānwèixiáwǎngshídèngshàngxuěduān

chūshíqīngxiūyáoliánhàndànhán

kuāngēngjǐnyǒumíntiǎnzhèngyóucán

zǒng使shǐlínquánwěnnéngqǐnfànān

翻译
沩山的修行之地还没来得及去,山路石阶直通云间。
初次领略清净修行的道路,远方的荷花池塘让我心生怜悯。
田野广阔但耕作稀少,百姓生活艰难政府治理不善。
即使山林泉石再宁静,也无法使我安心入睡和安稳用餐。
注释
沩山:指一个具体的山名。
未暇:没有时间或机会。
石磴:石头台阶。
云端:高高的云层之上。
清修路:清净的修行之路。
菡萏:荷花的别称。
寒:寒冷,这里可能暗指生活艰辛。
野宽:田野开阔。
仅有:非常少。
民殄:百姓困苦。
政犹残:政治治理仍有缺失。
林泉稳:山林泉石的宁静。
寝饭安:安心的睡眠和用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和仁仲过滨江》中的片段。诗人通过描绘沩山云间的石磴,表达了对清修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关注。"沩山未暇往,石磴上云端"写出了诗人未能亲自前往幽静的沩山修行,只能在想象中攀登云间石阶,流露出一丝遗憾和向往。接着,"初识清修路,遥怜菡萏寒"借荷花的生存环境暗示了世事艰难,人们生活清贫,令人心生怜悯。

"野宽耕仅有,民殄政犹残"进一步揭示了农村的荒凉景象,耕地稀少,人民生活困苦,政府的治理仍有不完善之处。最后两句"总使林泉稳,那能寝饭安"直抒胸臆,即使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纷扰,但想到百姓的疾苦,诗人也无法安心享受宁静的生活,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民生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生辰: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猜你喜欢

寄郭仲微

自君入佐张苍计,直室深扃老氏关。

顾我偶陪螭陛立,无人并驾鹿车还。

红牙干利资良画,缥帙劳功积厚颜。

几日归休期一笑,新醪浮白早黎殷。

(0)

闻圜丘礼成肆眚

斋幄连蜷驻玉虬,万灵遥护翠云裘。

宝鸡并雊迎神曲,卓马争趋助祭侯。

封屋都人差赐帛,贱星牢口阒无囚。

露萧雷解疏恩美,万和欢声速置邮。

(0)

秋晚溪上

积水增波润,苍霞变露馀。

断烟随鸟远,寒叶向人疏。

萍老犹迎日,莲衰尚戏鱼。

临川方病涉,谁借郑卿舆。

(0)

秋日四首·其二

客心惊暮节,天意歇馀芳。

莲罢池收子,榴成露罅房。

绨袍亲故暖,纨扇委空凉。

庾信真愁否,仍能用斛量。

(0)

奉和宫师相公流杯亭诗并太傅相公枢密太尉和章次韵

筑岩春脉下飞泉,林阁留宾敞庆筵。

流水环阶智者乐,醇醪饮吏相君权。

和歌远属钧枢旧,禊帖间存爵里贤。

此地胜游谁复见,醉波深映六符天。

(0)

雨夜怀虚碧

共有烟霞疾,襟期江海分。

故人年老别,寒雨夜深闻。

地肺潜通岳,峨眉秀拂云。

何时负笈去,稽首五千文。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