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山未暇往,石磴上云端。
初识清修路,遥怜菡萏寒。
野宽耕仅有,民殄政犹残。
总使林泉稳,那能寝饭安。
沩山未暇往,石磴上云端。
初识清修路,遥怜菡萏寒。
野宽耕仅有,民殄政犹残。
总使林泉稳,那能寝饭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和仁仲过滨江》中的片段。诗人通过描绘沩山云间的石磴,表达了对清修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关注。"沩山未暇往,石磴上云端"写出了诗人未能亲自前往幽静的沩山修行,只能在想象中攀登云间石阶,流露出一丝遗憾和向往。接着,"初识清修路,遥怜菡萏寒"借荷花的生存环境暗示了世事艰难,人们生活清贫,令人心生怜悯。
"野宽耕仅有,民殄政犹残"进一步揭示了农村的荒凉景象,耕地稀少,人民生活困苦,政府的治理仍有不完善之处。最后两句"总使林泉稳,那能寝饭安"直抒胸臆,即使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纷扰,但想到百姓的疾苦,诗人也无法安心享受宁静的生活,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民生的深切关怀。
筑岩春脉下飞泉,林阁留宾敞庆筵。
流水环阶智者乐,醇醪饮吏相君权。
和歌远属钧枢旧,禊帖间存爵里贤。
此地胜游谁复见,醉波深映六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