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其一》
《偶成·其一》全文
宋 / 何梦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卷南华一炷香,身閒随处是仙乡。

竹声侵户朝眠觉,花影移阶昼坐忘。

杜曲自耕贫亦乐,柴桑可葬死何妨。

悠悠往事俱尘土,剩得头颅上雪霜。

(0)
翻译
一卷《南华经》伴着一缕香烟,身处闲暇之处仿佛是仙境。
清晨竹叶沙沙声惊醒梦乡,白天花影移动使我忘却时光。
在杜曲自耕虽贫也感到快乐,如陶渊明般在柴桑安葬,死又何妨。
悠悠岁月已成过往烟云,只剩下满头白发见证沧桑。
注释
竹声:竹林中的风吹竹叶声。
杜曲:唐代地名,以田园生活闻名。
柴桑: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故乡,象征隐居生活。
死何妨:死亡又有什么妨碍,表达豁达生死观。
头颅上雪霜:比喻白发,象征岁月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名为《偶成》。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隐逸情怀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一卷南华一炷香,身閒随处是仙乡。"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阅读庄子哲学书籍时的境界,通过燃烧香料,心灵得到了净化,感到自己随处都能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竹声侵户朝眠觉,花影移阶昼坐忘。" 这两句则写诗人在大自然中所获得的宁静与忘我,清晨被竹叶轻拂而醒,白天则是花影摇曳,让他沉浸在这种宁静中,甚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杜曲自耕贫亦乐,柴桑可葬死何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享受和对待命运的豁达。他通过自己耕作,虽然贫穷但也感到快乐;而面对死亡,他认为即使是简陋的丧葬,也无需过于担忧。

"悠悠往事俱尘土,剩得头颅上雪霜。"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繁华世事的看淡,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坦然接受。在他看来,所有的往事都已化为尘土,而他的头发如同白雪般渐渐变白。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意境深远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享受自然、豁然于世俗纷扰之外的心境。

作者介绍
何梦桂

何梦桂
朝代:宋   籍贯:淳安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你喜欢

泳恩楼即目八首·其一圣岭

分明当户见南山,数仞崔嵬此共攀。

桑梓江城图画里,蓬莱宫阙梦游间。

呼嵩尚觉依光近,登岱曾经奉使还。

回首门庭虚岵陟,故林乔木郁孱颜。

(0)

子良大令和诗有“三径蓬蒿昼掩门”之句,取以写照,蒙题七古一章,赋此为谢

欲把知音托宓琴,诗中意好画中寻。

化身可似东坡貌,开径应知蒋诩心。

春雨花封摅藻丽,秋风茅屋寄情深。

怜才双管真齐下,润槁嘘枯愧故林。

(0)

题丁仙坡先生《重泛星源图》,为文孙薇生农部作·其四

家风治谱溯渊源,遗爱于今在德门。

应有黔黎能话旧,江南廉吏好儿孙。

(0)

论文·其十

气充词沛更心虚,万事还宜惜有馀。

陆海潘江潮落处,更无滴水傲沟渠。

(0)

早起和定盦纪游韵

当曙贪朝爽,振衣扶梦出。

中庭悄无人,清气生瘦石。

馀烟宿空翠,回廊影犹黑。

疏星散行队,凉宵成过客。

一鹊踞相对,转领自理翮。

高柯气苍劲,风雨不曾折。

群草媚细香,新苔埽行迹。

此时尘中人,伏枕酣鼻息。

尔辈真夏虫,但解附炎热。

我如破天荒,又若寄山藉。

滞襟幽籁荡,颓眸微风掖。

可惜日渐生,红出栏干色。

鸡犬接人烟,车马动林陌。

幽赏等晞露,须臾盼莫及。

城市终可嫌,琼楼待飞屧。

(0)

博青

苜蓿一盘供学博;歌云三日遏秦青。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