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帨新裁衬缟衣,暝云垂地拥瑶姬。
自知素洁难谐俗,只赴梨花淡月期。
练帨新裁衬缟衣,暝云垂地拥瑶姬。
自知素洁难谐俗,只赴梨花淡月期。
这首诗描绘了李花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高洁之气的融合。
首句“练帨新裁衬缟衣”,运用比喻手法,将洁白的李花比作精心裁剪的白色丝巾,巧妙地描绘出李花的纯净与优雅。这里的“练帨”指的是白色的丝巾,“缟衣”则象征着李花的洁白无瑕,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了李花的高洁品质。
次句“暝云垂地拥瑶姬”,进一步渲染了李花所处环境的神秘与浪漫。暮色中的云彩仿佛低垂至地面,将李花环绕其中,如同瑶池中的仙子。这里不仅描绘了李花的美丽,也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暗示了李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份子,更有着某种超然的存在感。
后两句“自知素洁难谐俗,只赴梨花淡月期”,表达了诗人对李花独特气质的深刻理解。李花深知自己的素洁难以与世俗相融,因此选择在梨花与淡月的陪伴下绽放,展现自己独特的美。这不仅是对李花个性的赞美,也是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一对比,诗人强调了李花与世俗的差异,以及它在特定情境下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花在月光下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高洁之气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初机学道,道无形着脚、如何踪迹。
只在灵源方寸地,体正元初端的。
激浊扬清,明真削伪,扫荡诸邪僻。
迷云消散,密通方外虚实。
主人堂上无为,环枢应运,不许纤尘及。
径入无何真境界,明秀高峰玉立。
瑞气冲融,祥光赫奕,忘尽尘樊质。
逍遥游宴,寿同高厚无极。
先天有物,未始难名,彷佛氤氲元气。
太极形生,鸡黄乍判,散作万殊千异。总被形囚累。
恣营营念虑,多方百计。
竞声利,扬波鼓浪,唯是无穷,四事而已。
空胶扰人间,贩骨番腾,终成何济。
谁信火传弃旧,物禅迎新,弄我真同儿戏。
勘破摇头,伸眉一笑,照彻多生凝滞。妄构闲非是。
总休论枉玷,林泉风味。
秋静夜,云收空界,纤尘不动,月明如水。人长在。
碧桃影里醺醺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