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亭布雨润,高林来风声。
之子适过我,气与秋争清。
胸次冰壶寒,舌端河汉倾。
仰摩玉宇苍,真是金天晶。
使我簿书中,无复俗氛生。
惜哉不可留,膏车明遂行。
虚亭布雨润,高林来风声。
之子适过我,气与秋争清。
胸次冰壶寒,舌端河汉倾。
仰摩玉宇苍,真是金天晶。
使我簿书中,无复俗氛生。
惜哉不可留,膏车明遂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雨后的小景,虚亭被细雨滋润,高高的树林传来风声,显得清新宁静。来访的朋友气质如秋,清冷而高洁,言谈间智慧如冰壶之寒,语言流畅如银河倒悬。诗人仰望天空,感叹其清澈如玉宇,明亮如金天的晶莹。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的世俗忧虑仿佛消散,沉浸于清雅之中。然而,朋友不得不离去,诗人惋惜之余,也理解他的行程。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高雅交往,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小楼向晚,正柳锁、一城烟雨。
记十里吴山,绣帘朱户,曾学宫词内舞。
浪逐东风无人管,但脉脉、岁移年度。
嗟往事未尘,新愁还织,怎堪重诉。凝伫。
问春何事,飞红飘絮。
纵杜曲秦川,旧家都在,谁寄音书说与。
野草凄迷,暮云深黯,浑自替人无绪。
珠泪滴,应把寸肠万结,夜帷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