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年年去,愁人较自如。
偏留酒家债,不共岁同除。
除夕年年去,愁人较自如。
偏留酒家债,不共岁同除。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愁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对比,以及对旧岁的留恋与新年的无奈。诗人彭孙贻以“除夕年年去,愁人较自如”开篇,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情感相融合,暗示着每年除夕的到来都伴随着愁绪的加深,而这种愁绪似乎比时间本身更难以摆脱。
接着,“偏留酒家债,不共岁同除”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酒家债在这里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债务,更是愁人心中无法卸下的负担,这些负担使得他们无法轻松地迎接新年,与旧岁的离别一同被遗忘。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愁人在除夕夜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以及对过去一年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反映了人们在特定节日中的普遍情绪,具有较强的共鸣性和艺术感染力。彭孙贻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捕捉了除夕之夜愁人的内心世界,让人在阅读中产生深深的共鸣。
麦收三月雨,农谣向所传。
中州土脉厚,更以麦为天。去岁河堤溃,数郡遭迍?。
瓠子幸成功,颇有涸出田。
麦芽遍陇青,农父冀逢年。
迩日春霖时,南顾心旌悬。
朝来览章疏,一雨千里连。
饼饵略可期,吾民救眉燃。
元气岂易复,虔望秋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