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皓月照长空,对此高吟兴倍雄。
素心不沾迂拙气,歌声欲达广寒宫。
放开眼界尘埃外,今古诗篇啸傲中。
最是青莲狂态好,举杯邀处问天公。
一轮皓月照长空,对此高吟兴倍雄。
素心不沾迂拙气,歌声欲达广寒宫。
放开眼界尘埃外,今古诗篇啸傲中。
最是青莲狂态好,举杯邀处问天公。
这首诗《对月狂吟》由清代诗人安治所作,通过描绘月下高吟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与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首句“一轮皓月照长空”,以明月高悬于夜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景象,为后续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接着“对此高吟兴倍雄”,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激发了内心的豪情,吟诵之声显得更加激昂有力。
“素心不沾迂拙气”一句,表达了诗人纯净无邪的心灵,不受世俗偏见和拘束的影响,展现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歌声欲达广寒宫”,则进一步夸张地描绘了诗人歌声的穿透力,仿佛能直达月宫,寓意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放开眼界尘埃外,今古诗篇啸傲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超越凡尘、放眼古今的广阔胸襟,以及在诗歌艺术中自由翱翔的精神状态。最后,“最是青莲狂态好,举杯邀处问天公”,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的狂放形象作为参照,强调了诗人敢于挑战权威、追求个性解放的态度,同时以举杯邀月、问天公的行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的敬畏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对月狂吟》不仅描绘了诗人月下高吟的场景,更深刻揭示了其内心世界——对自由、高洁人格的坚守,以及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诗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
谁复留君住?
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
最忆西窗同翦烛,却话家山夜雨。
不道只、暂时相聚。
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
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
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
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
有解忆、长安儿女。
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
身世恨,共谁语。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
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
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
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
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
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
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
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
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
旧游踪,招提路,重到处,满离忧。
想芙蓉湖上悠悠。
红衣狼藉,卧看桃叶送兰舟。
午风吹断江南梦,梦里菱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