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似龙媒,翩翩千里回。
书从外氏学,竹自晋时栽。
拥棹逢鸥舞,凭阑见雨来。
上堂多庆乐,不醉莫停杯。
爱尔似龙媒,翩翩千里回。
书从外氏学,竹自晋时栽。
拥棹逢鸥舞,凭阑见雨来。
上堂多庆乐,不醉莫停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欢快景象,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学习的赞美。"爱尔似龙媒"一句,通过比喻手中的书信如同传递信息的使者,表达了远方亲朋间的情谊交流之便捷。而"翩翩千里回"则形象地描绘出了书信穿越千山万水,迅速抵达目的地的情景。
接着的两句"书从外氏学,竹自晋时栽",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其中"外氏"可能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儒家學者孔子弟子的后裔,表明这份学问源远流长;而"竹自晋时栽"则透露出诗中所处环境不仅有文化传承,更有历史悠久的竹林。
"拥棹逢鸥舞,凭阑见雨来"一段,通过对宴席上酒杯举止、鸟儿舞动以及庭院中雨水涌来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一个热闹而又和谐的场景。
最后两句"上堂多庆乐,不醉莫停杯"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欢聚的喜悦之情,以及对酒宴持续进行下去的期待。这里的"上堂"可能指的是高处的厅堂,意味着一个宽敞明亮的地方;而"不醉莫停杯"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饮酒趣语,强调了在这样喜庆之时,即使酒量再大,也要尽情享受这份欢乐。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宴席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赞美,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诗人情怀。
梅花度曲,被多情勾引,枝枝看遍。
暗忆孤山今夜月,疏影横斜镜面。
萼绿凌风,云英怯冷,未放瑶池宴。
人间蜂蝶,也知无计迷恋。
闻道管领多才,清词好句,泥落空梁燕。
好唤蕊珠供彩笔,莫待随风面旋。
千岁蟠虬,双栖么凤,咫尺蓬莱殿。
湖边春暗,料应日日酬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