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气方致荣,斯人独憔悴。
力抱天柱孤,难砥大河溃。
矢心甘牖居,默尔古欢佩。
目摄变谲云,已穷造化态。
娟影资自怜,于世眇何赖?
差幸黄鸟声,与春慰私爱。
咄嗟蝇蚁微,亦此大圜戴。
奈何走壁风,不及江水快。
众气方致荣,斯人独憔悴。
力抱天柱孤,难砥大河溃。
矢心甘牖居,默尔古欢佩。
目摄变谲云,已穷造化态。
娟影资自怜,于世眇何赖?
差幸黄鸟声,与春慰私爱。
咄嗟蝇蚁微,亦此大圜戴。
奈何走壁风,不及江水快。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杨山人(杨韫华)的独特形象和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比“众气”与“斯人”的不同状态,展现了杨山人的孤独与坚守。他如同“抱天柱孤”,面对着难以抵挡的大河溃决,却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甘愿处于“牖居”之中,保持着对古代欢愉的深深怀念。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杨山人观察自然、理解宇宙奥秘的过程,他的目光能捕捉到变幻莫测的云彩,仿佛已经洞察了自然界的本质。然而,尽管他拥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却在世间显得渺小无助,只有黄鸟的歌声,能在春天里为他带来一丝慰藉。
最后,诗人通过“咄嗟蝇蚁微,亦此大圜戴”这一句,表达了对杨山人虽处微小地位,却能以广阔的视角看待世界的赞赏。然而,对于“走壁风”(可能象征着社会的不公或个人的困境),杨山人却无法像江水一样自由奔流,展现出一种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山人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他在孤独中坚守自我、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体命运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