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津天魂,金液地魄。
坎离运行宽无成,金木有数秦晋合。
近效宜六旬,远期三载阔。
木津天魂,金液地魄。
坎离运行宽无成,金木有数秦晋合。
近效宜六旬,远期三载阔。
这是一首集纳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宇宙观念的诗句。从字面上解读,它描绘了一幅天地万物运行、阴阳交替的宏伟画卷。
"木津天魂,金液地魄" 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生长发育(木)与收敛潜藏(津)的过程,是对宇宙间生命之魂和物质之魄的一种隐喻。这里的“木”指的是生长、发展,而“金液”则象征着金属的熔炼,暗示了地心深处的高温熔岩。
"坎离运行宽无成,金木有数秦晋合" 则是对《易经》中坎(水)和离(火)的变化规律的一种描述。诗人通过这两者相互作用而不至于过度的平衡状态,来表达一种自然界运行的和谐观念。而“金木有数”则指的是金属与木材各自遵循其固有的法则,“秦晋合”可能是对历史时期的某种哲学总结。
"近效宜六旬,远期三载阔" 这两句,则像是对于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近效”和“远期”分别指的是短期与长期,而“六旬”、“三载阔”则是对时间长度的描述。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未来计划的期待与对过去岁月无法挽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哲思和象征,通过对自然界、宇宙运行以及时间流逝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深邃思考。
北下四望岭,两山中旷平。
萦纡蟠径术,迤靡分沟塍。
林间樵汲路,垄外牛羊鸣。
落景急晚舂,浅泥闻耦耕。
馀红犹落落,高绿或亭亭。
柳间见衡门,攲屋尚峥嵘。
主人掩关去,春芜空复青。
论文挈儿曹,得句怀友生。
安得辋川翁,画此十幅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