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今之鉴,遗编迹未陈。
是非须决择,终始贵持循。
随善皆归治,无非不败身。
商书三四语,千载可书绅。
往事今之鉴,遗编迹未陈。
是非须决择,终始贵持循。
随善皆归治,无非不败身。
商书三四语,千载可书绅。
此诗《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其五十八)总论之一》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鉴往事以知来者”的哲学思想,探讨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及个人行为对自身命运的影响。
首句“往事今之鉴”,开篇即点明历史作为镜子的作用,提醒人们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智慧,以指导当前和未来的行动。接下来,“遗编迹未陈”则暗示历史的记录并未完全展现,留有探索的空间,鼓励后人继续挖掘和理解历史的深层含义。
“是非须决择,终始贵持循”两句,强调在面对道德和行为选择时,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在行动的始终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随善皆归治,无非不败身”进一步阐述了善行的重要性,认为坚持善行能够带来治理国家的成效,而避免恶行则是保护自身不受损害的关键。这两句体现了儒家伦理中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最后,“商书三四语,千载可书绅”引用古代文献,强调简短的几句话,却能蕴含深远的意义,值得世代传承。这里的“商书”可能指的是《尚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一部典籍,包含了先贤的智慧和治国之道。这句话表达了对经典文献中深邃智慧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历史、道德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学习历史、坚守道德原则、追求善行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份对后世的劝诫和启示。
朝来谩与儿曹语,欲看群峰插天宇。
携筇直上君子堂,出门复向东屯去。
东屯田舍翁,邂逅成宾主。
谓予始生朝,杯盘各棋布。
须臾剥啄者为谁,珠玉怀中来举似。
满堂宾客且停杯,看我莲桃罗十数。
感君厚意兴转逸,百斛琼浆当鲸吸。
造物亦何意,万品齐结实。
休论脩与短,大是空中色。
但愿双桥茅屋成,款段从君岂终极。
文章万言抵杯水,世上虚名徒尔耳。
我常自笑一生痴,那更将痴笑群子。
大屋沈沈馀百年,到今所阅知几士。
看渠得失自偶然,其间悲喜从何起。
君闻我言亦大笑,为说万事总如此。
□□□□□□□,□□□□□□□。
急须了却公家事,门外不知春有几。
□□□□□□□,□□□□□□□。
□□□□□□□,飞雨时闻打窗纸。
他年万一复相从,未必从容今日似。
笑问鸥盟,所不同心,有如大江。
念渊明漫仕,虽轻斗粟,弦歌有得,难慕柴桑。
相业流芳,元枢新躅,拈作先生一瓣香。
长生酒,仗西风桂子,吹到河阳。湘江。笑绾铜章。
便好筑绵州六一堂。
看千年辽鹤,重归故里,一般明月,又上潇湘。
橐紫翻荷,官黄书诏,不待阴成蔽芾棠。
中书考,更侯封酂国,汤沐宁乡。
侍郎赠我六尺騟,矫矫龙性天骨殊。
四蹄铁立目电闪,此其壮志畏长驱。
牵来细观问厮养,何物有此权奇状。
为言此是古孙龙,往往得之沙塞上。
森张雾鬣碨礌鬉,萧稍骏尾摇朔风。
冰河蹙裂蹄甲锐,竹批两耳双方瞳。
向时淮西屡战胜,曾驮猛士敲金镫。
帐前欲得不敢言,空悬宝珠光照乘。
我有百发落雁鈚,前年引满射赤眉。
功成万死不见赏,归骑驴子吟楚词。
浮沈不作飞腾梦,感公赠我意勤重。
旋蒙皋比作鞍鞯,更染青丝结缰鞚。
祗今中原狐兔鸣,黄沙莽莽白骨腥。
愿公急起扫欃枪,百万勋业一旦成。
我当乘此载前旌,男儿报义要轻生。
《塞马歌答杨侍郎》【宋·萧元之】侍郎赠我六尺騟,矫矫龙性天骨殊。四蹄铁立目电闪,此其壮志畏长驱。牵来细观问厮养,何物有此权奇状。为言此是古孙龙,往往得之沙塞上。森张雾鬣碨礌鬉,萧稍骏尾摇朔风。冰河蹙裂蹄甲锐,竹批两耳双方瞳。向时淮西屡战胜,曾驮猛士敲金镫。帐前欲得不敢言,空悬宝珠光照乘。我有百发落雁鈚,前年引满射赤眉。功成万死不见赏,归骑驴子吟楚词。浮沈不作飞腾梦,感公赠我意勤重。旋蒙皋比作鞍鞯,更染青丝结缰鞚。祗今中原狐兔鸣,黄沙莽莽白骨腥。愿公急起扫欃枪,百万勋业一旦成。我当乘此载前旌,男儿报义要轻生。
https://shici.929r.com/shici/b1jHx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