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别上下,贵贱理自然。
所以成万物,惟在君臣权。
大道既陵夷,叔季彝伦愆。
毫发一为差,倒置跻天渊。
尧舜不可作,汤武亦已偏。
大哉管夷吾,匡世日月悬。
仲尼春秋书,秉笔以精研。
形成别上下,贵贱理自然。
所以成万物,惟在君臣权。
大道既陵夷,叔季彝伦愆。
毫发一为差,倒置跻天渊。
尧舜不可作,汤武亦已偏。
大哉管夷吾,匡世日月悬。
仲尼春秋书,秉笔以精研。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沈炼所作,名为《咏怀三十首》之九,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社会秩序与个人责任的主题。
诗中开篇即提出“形成别上下,贵贱理自然”,指出社会结构和等级秩序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体现了对社会分层的客观认识。接着,“所以成万物,惟在君臣权”强调了君主与臣僚在维持社会秩序中的关键作用,君臣之间的权力平衡对于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然而,诗人随后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与道德的衰败:“大道既陵夷,叔季彝伦愆。毫发一为差,倒置跻天渊。”这里,“大道”象征着理想的社会秩序,“叔季”指的是末世,暗示了道德规范的丧失和秩序的崩溃。诗人警告,哪怕是最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颠覆,从天堂坠入深渊。
接下来,“尧舜不可作,汤武亦已偏”表达了对古代圣王的追忆与对当代治理者的批评,认为即便是最伟大的统治者也难以完全实现理想的社会状态。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敬仰,也暗含了对现实的不满。
最后,“大哉管夷吾,匡世日月悬。仲尼春秋书,秉笔以精研”赞扬了管仲和孔子这样的贤人,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管仲被视为齐国的贤相,孔子则以编纂《春秋》而闻名,两人都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道德操守,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秩序、道德责任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风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
繁林收阳彩,密苑解华丛。
巢幕无留燕,遵渚有归鸿。
轻霞冠秋日,迅商薄清穹。
圣心眷嘉节,扬銮戾行宫。
四筵沾芳醴,中堂起丝桐。
扶光迫西汜,欢馀宴有穷。
逝矣将归客,养素克有终。
临流怨莫从,欢心叹飞蓬。
君子之所乐,其乐且何如?
结庐在丘壑,委怀在诗书。
肃肃整冠带,雍雍对唐虞。
披阅抱中默,讽咏博怡愉。
圣贤千万言,要之归一途。
涣焉心解悟,充然道敷腴。
孰云足自守,觉可觉其馀。
舍前有修竹,舍后有芙蕖。
掇莲置俎豆,清风当座隅。
倦来聊掩卷,步出临前除。
形气既和顺,支体亦安舒。
不知老将至,但尔惜居诸。
君子之所乐,君子不我愚。
我歌适有会,愿言毋沦胥。
九州上游推大卤,独恨山形颇椎鲁。
天涯一峰今日看,快似昂头出环堵。
何年气母此融结,鬼凿神劖未奇古。
八窗玲珑透朝日,洞穴惨澹藏雷雨。
名花锦石粲可喜,乞与云烟相媚妩。
半空掷下金芙蕖,想得飞来自玄圃。
传闻绝顶更灵异,云是清都群玉府。
五云飞步吾未能,风袂泠泠已轻举。
东州死爱华不注,向在陋邦何足数。
敬亭不著谢宣城,断岸何缘比天姥。
酒船何时朝复暮,倒卷滹沱浣尘土。
唤起山灵搥石鼓,汉女湘妃出歌舞。
诗狂他日笑遗山,饭颗不妨嘲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