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过花桥入宣州界四首·其二》
《晓过花桥入宣州界四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敬亭宛水故依然,叠嶂双溪阿那边。

谢守不生梅老死,倩谁海内掌风烟。

(0)
翻译
敬亭山和宛水依旧如昔,重叠的山峦围绕着双溪的那边。
谢守(指谢朓)未能看到梅花盛开就已去世,谁能在这广阔的海内执掌风烟(描绘山水之景)呢?
注释
敬亭:指敬亭山,古代名胜。
宛水:地名,位于安徽宣城。
叠嶂:层层叠叠的山峰。
双溪:两条溪流。
谢守:指谢朓,南朝诗人。
梅:象征高洁,此处指欣赏梅花。
老死:指谢朓去世。
倩:请求,委托。
掌:执掌,管理。
风烟:泛指山水景色。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田园图。"敬亭宛水故依然"表达了对旧日风光的怀念,宛水流过敬亭,这一景致如同往昔一样美好。"叠嶂双溪阿那边"则描绘出层层叠嶂、溪流交织的山野之美,"叠嶂"形容连绵不断的山峦,而"双溪"则是两条溪流并行,其间的自然景观令人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谢守不生梅老死,倩谁海内掌风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谢守不生梅老死"可能是比喻,用梅花常青来形容谢安石(唐代文学家)虽已故去,但其精神永存,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希望像梅花一样长存。"倩谁海内掌风烟"则是在寻找能够控制海上风云的人,或许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化身,希望有人能驾驭住那无常的自然力量。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出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和向往。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登天柱峰绝顶·其三

俯视壑前云,松涛足下闻。

游人能拔俗,到者信超群。

石窦留丹灶,金庭閟赤文。茫茫天近,仙众有谁分。

(0)

游蒜山·其一

杖策期我侣,极目烟岚飞。

披径蹑层冈,缘源面修埼。

空水寒无姿,淡绿生已微。

蹉跎一老僧,隔涧开山扉。

延客坐松寮,梵响生清机。

谷幽光易暝,江远声逾稀。

众籁窅然合,心清无是非。

憩久神弥惬,徙倚怛忘归。

举手谢前岭,逶迤穷林霏。

(0)

送高南畴赴贵州臬司任·其二

万里苗疆路,黔山我旧过。

峰高云傍马,磴险手攀萝。

努力青霄远,伤离白发多。

漫云非泽国,处处慎风波。

(0)

重阳后再游摄山接鹤峰前三日夜游摄山诗依韵和答·其一

直似蓬莱境,休夸金谷园。

虚亭悬木杪,远水接山根。

露下苍苔润,风来落叶繁。

静中闻鸟唤,可认是啼猿。

(0)

不寐

浦口船还系,江头雁已归。

秋林欹一枕,万籁发天机。

咽露沙虫苦,窥窗海月微。

凉宵清不寐,无梦到柴扉。

(0)

山行

匹马秋山路,萧森断客魂。

白云天际雁,红叶水边村。

飘泊征衫旧,艰难傲骨存。

生平矜意气,此际与谁论。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