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其二》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其二》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已分金门不可排,何须竹帛诏方来。

囊收玉子开云种,炉养金公候火灰。

老见明时真乐只,身缘吾党合归哉。

年丰处处炊烟好,追忆边城叹析骸。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所作的《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中的第二首。林希逸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人生、政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首句“已分金门不可排”,借用古代金门象征权力或朝廷,表达出诗人认识到自己无法进入权力核心,暗示了对仕途的清醒认识。接着,“何须竹帛诏方来”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不必通过官方文书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囊收玉子开云种,炉养金公候火灰”两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个人的努力比作在云层中播种(“囊收玉子开云种”),以及在炉中培养(“炉养金公候火灰”),寓意着在艰难环境中坚持自我,不断积累和成长。这里“玉子”可能象征珍贵的才能或理想,“金公”则可能指代珍贵的品质或成就,而“火灰”则暗示了经历的磨砺和考验。

“老见明时真乐只,身缘吾党合归哉”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时代的真实感受,认为在明君治下的时代,真正的快乐在于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相聚。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社会关系的重视,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最后,“年丰处处炊烟好,追忆边城叹析骸”描绘了一幅丰收年景的美好图景,炊烟袅袅,生活富足。同时,诗人也通过回忆边城的艰苦岁月,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感慨。这里的“析骸”可能暗指战乱或艰苦生活中的牺牲,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苦难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社会关系、理想追求以及对历史变迁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赠衡岳隐禅师

旧住衡州寺,随缘偶北来。

夜禅山雪下,朝汲竹门开。

半偈传初尽,群生意未回。

唯当与樵者,杖锡入天台。

(0)

司勋王郎中宅送韦九郎中往濠州

怜尔因同舍,看书似外家。

出关逢落叶,傍水见寒花。

送远添秋思,将衰恋岁华。

清淮倍相忆,回首莫令赊。

(0)

下第后屏居书怀寄张侍御

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泽上,归梦向汾水。

低催神气尽,僮仆心亦耻。

未达谁不知,达者多忘此。

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

功名如不彰,身殁岂为鬼。

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

骢马未来朝,嘶声尚在耳。

(0)

贻友人喻坦之

从容心自切,饮水胜衔杯。

共在山中长,相随阙下来。

脩身空有道,取事各无媒。

不信升平代,终遗草泽才。

(0)

谢梁尊师见访不遇

晓斲黄精昼未还,岂知仙老降柴关。

一声归鹤唳江口,数片白云遗竹间。

怅望有惭劳羽驾,差池不得礼冰颜。

秋风独倚书斋立,遥想真晖对暮山。

(0)

九江和人赠陈生

天畏斯文坠,凭君助素风。

意深皆可补,句逸不因功。

暮替云愁远,秋惊月占空。

寄家当瀑布,时得笑言同。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