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明诗眼一萤飞,夜读楼头暑暂微。
多醉少醒忘世故,易消难长察天机。
郭中令考书廛隐,公冶长篇过古稀。
正尔山林可投老,果何所恋不思归。
忽明诗眼一萤飞,夜读楼头暑暂微。
多醉少醒忘世故,易消难长察天机。
郭中令考书廛隐,公冶长篇过古稀。
正尔山林可投老,果何所恋不思归。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方回创作的,名为《偶书》。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现世的淡漠和对自然的向往。
"忽明诗眼一萤飞,夜读楼头暑暂微。"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夏夜读书的情景。"忽明"表达一种突然的明白或启示,而"诗眼一萤飞"则是比喻诗人的心灵被点亮,如同萤火虫在黑暗中闪烁,传递着智慧和灵感的光芒。"夜读楼头暑暂微"写出了夏夜里读书时的凉爽感觉,暑气稍减,让人感到一丝清凉。
"多醉少醒忘世故,易消难长察天机。"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淡然,以及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感悟。"多醉少醒"可能是指诗人经常沉浸于酒精中以逃避现实,而"忘世故"则意味着在这种状态下,能够暂时遗忘世间的烦恼。"易消难长察天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自然法则深刻理解的复杂情感。
"郭中令考书廛隐,公冶长篇过古稀。"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阅读经典文献的情形,"郭中令考书"可能指的是某位官员或学者在研究和批注书籍,而"廛隐"则是对其隐居生活的描绘。"公冶长篇过古稀"则表明诗人阅读了许多古代文献,对历史有深刻的理解。
"正尔山林可投老,果何所恋不思归。"
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想要归隐山林,以逃避世俗纷争和寻求心灵的宁静。"正尔"意味着现在是时候,而"山林可投老"则是对归隐自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界深刻的情感依恋。"果何所恋不思归"则强调了诗人内心对于世俗羁绊的淡然,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夜读、醉酒、阅读古籍和归隐山林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本质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世俗生活的淡然与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