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三川静,晴氛万里销。
灵光望日满,寒色入波摇。
灏气成山雾,浮云蔽垄苗。
庙荒阴燐出,苑废露萤飘。
斋馆心方寂,秋城夜已遥。
清谈对元亮,琼彩映萧萧。
皓月三川静,晴氛万里销。
灵光望日满,寒色入波摇。
灏气成山雾,浮云蔽垄苗。
庙荒阴燐出,苑废露萤飘。
斋馆心方寂,秋城夜已遥。
清谈对元亮,琼彩映萧萧。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描绘了中秋节夜晚在斋宫赏月的情景。诗人以皓月明亮、万里晴空为背景,展现出月光洒满大地,照耀在江河之上,波光粼粼,寒意微动的画面。他进一步描绘了月色如雾般笼罩山峦,浮云遮挡田野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的静谧与变迁。
月亮的光芒还照见了废弃的庙宇,磷火闪烁,以及皇家苑囿中飘荡的萤火虫,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诗人身处斋馆,心境宁静,感受到秋夜的深远。他以"清谈"自比,表达了对高雅对话的向往,同时以"琼彩映萧萧"形容月光的皎洁,与友人谢三学士共享这宁静而美好的月夜。
整体来看,此诗以月夜景色为载体,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宋人中秋赏月的传统习俗和文人士大夫的闲适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