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露滴深幽,山寒草径秋。
蔓藤行伏兔,野竹上牵牛。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传邮。
功名成底事,何苦觅封侯。
松露滴深幽,山寒草径秋。
蔓藤行伏兔,野竹上牵牛。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传邮。
功名成底事,何苦觅封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属于唐律体裁,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志趣。
“松露滴深幽,山寒草径秋。”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深山秋景图,松露之湿润象征着清冷之境,山寒与草径则透露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给人以深秋静谧的感觉。
“蔓藤行伏兔,野竹上牵牛。”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象与农事活动相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田园生活图。蔓藤缠绕、兔行如织,野竹摇曳、牛牵而行,都在表达诗人对于平淡乡村生活的向往。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传邮。” 这两句则运用了宇宙天体之象,通过对日月运行和乾坤变化的描写,暗示了时间流转、宇宙轮回的哲理,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法则的敬畏和思考。
“功名成底事,何苦觅封侯。”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超然情怀和淡泊功名的态度。在诗人看来,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无需过分追求。这里的“觅封侯”暗指功名成就后的荣誉和地位,但在诗人心中,这些都已不再重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农事活动以及宇宙天体之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超脱世俗功名的高远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