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次韵答之十首·其一》
《又次韵答之十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金篦抉膜去重重,露出当时晦昧空。

拨转上头关棙子,莫教更堕有无中。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又次韵答之十首(其一)》中的第一首,通过金篦这一工具的比喻,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感悟。

首句“金篦抉膜去重重”,以金篦为喻,象征着去除心灵上的重重障碍,这里的“膜”可以理解为蒙蔽心灵的尘埃或迷惑,通过去除这些障碍,揭示出内心的真相。这句诗暗示了修行或自我反省的过程,需要去除表面的遮蔽,才能看到内在的真实。

第二句“露出当时晦昧空”,紧承前句,说明在去除障碍之后,内心呈现出一片清明,之前的晦暗与模糊都已消失,留下一片空明的状态。这里“空”字不仅指物理空间的空旷,更是心灵状态的空灵与纯净,象征着修行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内心状态。

第三句“拨转上头关棙子”,进一步深化了对修行过程的理解。这里的“关棙子”可能是指修行中遇到的关键转折点或难题,诗人通过“拨转”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如何灵活应对和解决修行路上的挑战,使之成为成长的契机。

最后一句“莫教更堕有无中”,强调了在修行过程中保持警觉的重要性。在经历了去除障碍、达到空明状态以及面对挑战后,诗人提醒读者不要再次陷入对存在与不存在的疑惑之中,即不要在有与无之间徘徊,而是要坚定地站在真理的一边,保持内心的平衡与清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金篦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修行者清除心灵障碍、达到内心清明、灵活应对挑战,并最终坚守真理的过程,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渡江云

片帆随碧水,远山恻恻,万里起岚烟。

好风频断送,弱柳春花,是处总堪怜。

江枫何事,也禁它、恁样翩翩。

空断肠、斜阳隐隐,无数客归船。年年。

天涯羁旅,试问飘零,却何人曾惯。

憔悴损、吴宫眉翠,月自清圆。

也知不是春光里,剩东篱、残菊争妍。

遥天碧、传来雁信谁边。

(0)

十六字令.无题

月。映绮罗寒愁倚阑。佳人怨,相思隔万山。

(0)

浣溪纱

杏半含红柳半烟。迟迟晓日压雕栏。

梦回斗室篆香残。

乍暖乍寒初永昼,忽阴忽霁困人天。

东风料峭懒钩帘。

(0)

南乡子

虚幌嫩凉生。庭竹萧疏玉漏清。

何处吹来深夜雨,声声。故向芭蕉叶上鸣。

睡鸭袅烟轻。静掩屏山剔短檠。

满耳砌蛩吟不住,更更。惊破秋窗梦怎成。

(0)

百字令.家邵庵叔花影吹笛图

笛声横处,鹤南飞、裂石戛穿云表。

花雾濛濛,疏影淡、别有层楼深窈。

孙楚闲情,恒伊清兴,一曲超神妙。

夜深人静,蟾光林罅低照。

凝想按徵移宫,含商吐羽,逸响应缭绕。

忽被东风,吹散去、空际馀音犹袅。

几点遥山,半溪流水,花外莺声晓。

披图神爽,携尊来此听好。

(0)

浪淘沙.二首·其二

何处杜鹃声。不耐愁听。珊瑚枕上解朝醒。

吹落杨花飞作絮,又近清明。双燕拂帘旌。

猩色围屏。辛夷花底闭门深。

一缕茶烟人不到,慵炙鸾笙。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