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年台榭,八千馀里江津。去时杨柳正轻颦。
重来桃李少,不似旧时春。
风扫半空烟雨,玉虹翠浪如新。可怜笳鼓送行人。
白头梳上见,归梦枕边频。
三十四年台榭,八千馀里江津。去时杨柳正轻颦。
重来桃李少,不似旧时春。
风扫半空烟雨,玉虹翠浪如新。可怜笳鼓送行人。
白头梳上见,归梦枕边频。
这首《临江仙·陈守美任》是宋代词人陈韡的作品。词中通过描绘时间的流转和个人情感的变化,展现出词人的离别与重逢之感。
"三十四年台榭",开篇即以漫长的时间跨度,暗示了词人与友人分别已久,台榭依旧,人事已非。“八千馀里江津”则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距离,江水滔滔,承载着词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
"去时杨柳正轻颦",运用拟人手法,将杨柳的摇曳比作友人的离愁,形象生动。"重来桃李少,不似旧时春",对比眼前桃李稀疏的景象,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往日春天的美好怀念。
下片“风扫半空烟雨,玉虹翠浪如新”描绘了风雨过后江面的清新,然而词人心中的哀愁并未因景致的更新而消减。“可怜笳鼓送行人”,笳鼓声中,词人感叹友人离去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凄凉。
最后,“白头梳上见,归梦枕边频”直抒胸臆,词人对着镜子,看到自己白发添增,只能在梦中频频回味归乡的梦境,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时空的转换和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向往。
桂之树,桂生一何偏。
两株分立于庭前,西株憔悴东株妍。
桂之树,桂生一何蠹。
西株方来采其荣,东株又复无人顾。
桂兮桂兮非汝怜,纵观万事无不然。
武安堂上席方暖,魏其门前秋草芊。
莫道荣枯长异势,从来反覆无根蒂。
高歌感激君不听,请君试看庭前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