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阁下有龙池,池在山头龙不知。
布水为云封洞壑,顺风吹雨到江湄。
出头天外星辰绕,举足南陲草木披。
遍界不曾藏听睹,六窗长蔽昼暝时。
龙王阁下有龙池,池在山头龙不知。
布水为云封洞壑,顺风吹雨到江湄。
出头天外星辰绕,举足南陲草木披。
遍界不曾藏听睹,六窗长蔽昼暝时。
这首诗描绘了龙王阁下的龙池之景,充满了想象与神秘色彩。诗人以“龙王阁下有龙池,池在山头龙不知”开篇,巧妙地将龙池置于高耸的山头之上,而龙却似乎对此一无所知,营造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
接着,“布水为云封洞壑,顺风吹雨到江湄”两句,通过“布水”、“封洞壑”、“顺风”、“吹雨”等动态描绘,展现了龙池水气弥漫、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雨水随风飘洒至江边的情境,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出头天外星辰绕,举足南陲草木披”则进一步展示了龙池的神奇力量,星辰围绕着露出头角的龙旋转,而龙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到遥远的南方边境,使草木披靡,体现了龙的威严与影响力。
最后,“遍界不曾藏听睹,六窗长蔽昼暝时”表达了龙池的神秘与不可测,它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却总是隐藏于人们的视线之外,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如昼夜交替之时,才能窥见其神秘面纱。这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对自然奥秘的向往。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龙池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野沙黄,鹃血紫,鬼燐红。记艰难、鱼水遭逢。
挥戈挽日,箐烟蜑雨翼翔龙。
黄支象马,朱旗展、七萃军容。骨自碎,睢阳垒;
功难纪,未央钟。天南柱、劫火摧铜。
云中金甲,至今崖海扈端宗。
牙门宣国,毅魂立、铁骑呼风。
郭外几青山,怪石嶙峋结。
中有七星岩,内蕴光明穴。
山高势嵯峨,岩深洞幽绝。
石髓滴千秋,恍惚悬素缬。
我欲登虬龙,峻坂回九折。
我欲访层岩,仙踪不易蹑。
徘徊意难忘,感叹成虚说。
贤哉李使君,不我疏远绝。
拉心同遨游,触目舒心悦。
转盼岩谷间,分明天地设。
题诗记胜游,阳春飞白雪。
抚景忆包公,贞心耿忠烈。
一砚且不持,爱民恒切切。
清声耸后尘,美政光前哲。
吾侪亦何人,岂无名与节。
岩下往还来,真心谁似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