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中常题溪山访隐图》
《为中常题溪山访隐图》全文
元 / 陈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自适贵清旷,驾言怀隐沦。

雨深禹穴外,沙净霅川滨。

著述尊弘景,耕桑乐子真。

翠屏猿灭迹,绣谷豹藏身。

木客倾壶夕,桐君种药晨。

水烟清自媚,天籁韵常新。

芝熟原轻汉,松高本避秦。

祗应陶靖节,来往问遗民。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诗人以“自适贵清旷”开篇,表达了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驾言怀隐沦”,诗人驾车前往,心中怀揣着隐居的理想,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志趣。

“雨深禹穴外,沙净霅川滨”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和谐的氛围。禹穴和霅川,既是地理上的具体地点,也象征着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精神寄托。

“著述尊弘景,耕桑乐子真”则进一步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他们以著书立说为尊崇,以农耕自给自足为乐,体现了古代文人学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想。

“翠屏猿灭迹,绣谷豹藏身”运用了生动的比喻,翠屏山上的猿猴仿佛已无踪迹,绣谷中的豹子也隐匿不见,这不仅描绘了山林的幽静,也暗示了隐士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在。

“木客倾壶夕,桐君种药晨”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的片段,夜晚与木客共饮,清晨则与桐君一同劳作,既体现了隐士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也蕴含了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水烟清自媚,天籁韵常新”则将目光转向自然界的细微之处,清澈的水面上弥漫着淡淡的烟雾,显得格外迷人;而天际传来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永远保持着新的韵律,展现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芝熟原轻汉,松高本避秦”两句,通过“芝”和“松”的意象,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远离尘世的纷扰,享受生命的真谛。

最后,“祗应陶靖节,来往问遗民”引用了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追慕之情,认为只有像陶靖节这样的贤者,才能真正理解并体验到隐居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陈谟

陈谟
朝代:元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猜你喜欢

寄南安

别吾旧治巳三年,黎庶应须胜却前。

樵牧绿林无暴客,弦歌黉舍有英贤。

金鳌阁上元宵宴,横浦桥头端午船。

闻道今秋更丰稔,未知斗米可三钱。

(0)

次旧僚嘉兴施汉章韵二首·其一

归舟五月发通津,腰带横金命服新。

苒苒光阴双短鬓,茫茫天地一閒人。

庭前剩种陶潜菊,扇底全无庾亮尘。

寄我嘉禾溪上句,年来诗律更通神。

(0)

送俞仲学归松江兼简浦南诸亲

北来孤客送南还,语燕啼莺似故山。

垂柳夹堤空霭霭,流泉下闸正潺潺。

会期未卜何时遂,吟鬓从教一夜斑。

南浦亲朋偏念我,相逢休说道途艰。

(0)

诗欲学陆放翁赋此见志

酒杯不及陶彭泽,诗法将随陆放翁。

南宋偏安翁不幸,圣明全盛我遭逢。

平生同是乙巳岁,立命独嫌磨蝎宫。

自儗自痴还自笑,茅檐燕雀逐高鸿。

(0)

送王尚文任南科

绿袍乌帽南游客,青琐黄扉早致身。

日月重光容直道,风云要路贵清贫。

蘼芜两岸卢沟雨,竹叶一樽燕市春。

吴下故人如我问,揬花应待桂香新。

(0)

失题·其二

昔年我到毗陵驿,滂然一雨连三夕。

今我重来又雨声,可是天公苦留客。

故人供帐当高楼,绿酒百壶如川流。

平生俗□不可□,岂是天留人不留。

天留人留我不驻,归心巳逐飞鸿去。

蓬底高吟听雨眠,姑苏城外鸣啼曙。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