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神》
《洛神》全文
元 / 雅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邺宫檐瓦似鸳飘,兰渚鸣鸾去国遥。

谩说君王留宝枕,不闻仙子和琼箫。

惊鸿易没青天月,沈鲤难凭碧海潮。

肠断洛川东去水,野烟汀草共萧萧。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雅琥的《洛神》,以洛神为题,描绘了洛神的凄美形象与情感世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洛神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邺宫檐瓦似鸳飘”,以“邺宫”象征古代宫廷的繁华与奢华,而“檐瓦似鸳飘”则通过比喻,将宫殿的瓦片比作轻盈的鸳鸯,暗示洛神如同那自由飞翔的鸳鸯,虽身在高处,却心向自由,表达了洛神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兰渚鸣鸾去国遥”一句,以“兰渚”(兰花生长的水边)和“鸣鸾”(鸾鸟鸣叫),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洛神离开国家的遥远与不舍,同时也预示着她未来的命运充满了未知与孤寂。

“谩说君王留宝枕,不闻仙子和琼箫”两句,通过对比君王的留恋与仙子的沉默,突出了洛神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君王的宝枕象征着权力与地位,但洛神却无法得到真正的关爱与理解;仙子的琼箫代表了超凡脱俗的美好,但洛神却只能独自品味这份美好,无法分享给他人。

“惊鸿易没青天月,沈鲤难凭碧海潮”运用了“惊鸿”(飞过的鸿雁)和“沈鲤”(深海中的鲤鱼)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洛神的短暂与深沉,以及她面对命运的无力感。青天月与碧海潮则代表了广阔无垠的世界,但洛神却难以触及,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肠断洛川东去水,野烟汀草共萧萧”以洛川东去的流水和野烟汀草的萧瑟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洛神内心的悲凉与绝望。洛川东去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野烟汀草的萧瑟则暗示了洛神未来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洛神形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深刻地表达了洛神内心的孤独、哀愁与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洛神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思考。

作者介绍

雅琥
朝代:元   籍贯:可温

琥字正卿,可温人。尝家於衡鄂,登天历第。初名雅古,文宗御笔改为雅琥,授奎章阁参书。至元间,行中书,调选广西静江府同知。比上其名,中书正奏授高邮。时广西多寇盗,而琥母老,即移家归武昌待次。马中丞伯庸作序送之,朝士因各为歌诗以美其行,傅广文与砺有句云:“忽闻除书双及门,老亲白发生颜色。”後历官至福建盐运司同知。
猜你喜欢

杜鹃

杜鹃花上杜鹃啼,自有归心似见机。

人各有求难意合,何须勤苦劝人归。

(0)

无题三首·其一

误语成疑意已伤,春山低敛翠眉长。

鄂君绣被朝犹掩,荀令薰炉冷自香。

有恨岂因燕凤去,无言宁为息侯亡。

合欢不验丁香结,祇得凄凉对烛房。

(0)

钱塘海潮

高岸如陵累石顽,一支涨海横中间。

九军雷鼓震玉垒,万里墨云驱雪山。

秦政维舟羞胆怯,史迁舐笔恨才悭。

钱郎几许英雄气,强弩三千拟射还。

(0)

端午帖子词.温成皇后閤四首·其一

密叶花成子,新巢燕引雏。

君心多感旧,谁献辟兵符。

(0)

四月二十三日作二首·其二

莫笑茅庐迮,何曾厌日长。

饭馀餐酪滑,浴罢葛巾凉。

落日桐阴转,微风栀子香。

贫家犹裹粽,随事答年光。

(0)

除夜

守岁全家夜不眠,杯盘狼藉向灯前。

相看更觉光阴速,笑语逡巡即隔年。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