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全文
唐 / 孙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应节萸房满,初寒菊圃新。

龙旗焕辰极,凤驾俨香闉。

莲井偏宜夏,梅梁更若春。

一忻陪雁塔,还似得天身。

(0)
翻译
应时的茱萸挂满了枝头,初秋的菊花园清新如新。
龙旗在晨光中闪耀,凤凰车威严地驶过香气四溢的宫门。
莲花井最适合夏日,梅花梁则更显春天的气息。
我欣喜能陪伴在雁塔左右,仿佛得到了天赐的圣洁之身。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的山水园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登高望远、心旷神怡之情。

“应节萸房满,初寒菊圃新。”两句点明时令,萸房即萸菜,因其味道而得名,常在秋季食用,表示诗人对时节变化的敏感。菊花在秋天盛开,这里不仅描绘了花的美丽,也透露出初冬的寒意。

“龙旗焕辰极,凤驾俨香闉。”此处借助龙旗和凤驾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形容寺庙的庄严与神秘。龙旗在这里象征着权力与尊贵,而凤驾则是古代帝王乘坐的车辆,凤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和平。香闉,即香气缭绕的门户,这里暗示了寺庙内外的清净与肃穆。

“莲井偏宜夏,梅梁更若春。”此两句写的是不同季节下景物的情趣。莲花盛开于夏季,井边常有莲香,因此说“莲井偏宜夏”。梅花则在春天开放,诗人可能意指春日游览之乐。

“一忻陪雁塔,还似得天身。”这里的“一忻”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喜悦,“陪雁塔”则是说与高耸入云的塔相伴,仿佛能够触及天空,与天地合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登临之际的心境与感受,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与宗教氛围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孙佺
朝代:唐

孙佺(?-712年),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唐朝中期将领,宰相孙处约之子。唐睿宗延和元年,官至左羽林大将军,代替薛讷为幽州大都督。率兵讨伐奚和契丹,发动冷陉之战,唐军败绩。孙佺及副将周以悌被擒,为突厥默啜可汗所害。
猜你喜欢

夏日同诸客泛舟青溪作·其四

捲幔千花暝,回舟一水遥。

芳情瑶瑟怨,别曲凤笙调。

桂苑通仙阁,兰房接画桥。

倚歌待明月,长笛不须邀。

(0)

过吕梁

临河发棹唱,聊得洗尘机。

夕鸟度山翠,空梁沉暮霏。

孔观人已远,庄记事多违。

从此茫茫去,中流击枻归。

(0)

度滁关望凤阳

环滁山不断,西尽白云封。

遥辨金陵气,知从泗水龙。

河冰妨渡马,涧雪倒枯松。

侧想涂山会,来王万国宗。

(0)

昨游姑蔑徐氏园见林开先题壁兹过上饶费氏馆见朱贞吉留题凄然有作

登山临水几心伤,问柳寻花亦断肠。

已觉姓名成故物,岂知风景在他乡。

昔年与子共行乐,金谷名园恣欢谑。

只疑英誉早飞扬,忍见高才遂沦落。

开先洒翰本清真,贞吉题诗合有神。

自从知音无二子,可怜肝胆向何人。

忆昨徐园观林字,醉笔淋漓有生气。

今朝费馆见朱诗,往往烟霞极奇思。

故人笔迹一何多,岁月精灵未耗磨。

处处风光留客在,思君不见奈愁何。

(0)

九日同何梁二公登雁峰寺

羁旅苦无悰,良辰忽以至。

临水叹将归,登高询故事。

共有龙山兴,载酒雁峰寺。

地暖气初肃,风紧叶欲脆。

久知瘴疠清,未觉风土异。

燕去诚知节,雁回有何意。

欲穷万里目,几席屡迁次。

烟霞荡远空,丝竹激悲吹。

菊蕊未堪餐,橘香薰欲醉。

汉臣荣佩萸,楚客思葺芰。

枫岸君滞宦,衡门我栖志。

忽聆岐路言,临觞发悲慨。

(0)

公宴诗·其二

清晨高宴会,薄暮未言疲。

铿填罗剑舄,纵横卧樽罍。

谬参俎豆光,得奉君子仪。

饮醇不知醉,饱德实充饥。

华林荫广厦,飞鸟鸣相随。

清风穆四筵,久阴上丹墀。

卜昼虽自昔,夜饮匪今斯。

燕歌有馀烈,赵瑟声正悲。

满堂盛言笑,感叹中自私。

竹帛无我名,安用生明时。

倘惠方驾顾,为君总前绥。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