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桥边倚树根,古藤阴里啸王孙。
白云红树知多少,鸡犬人家自一村。
独木桥边倚树根,古藤阴里啸王孙。
白云红树知多少,鸡犬人家自一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质朴的乡村景象。诗人站在独木桥边,倚靠着树根,感受到古藤带来的阴凉。他对着周围的自然环境发出啸声,仿佛在呼唤古代的贵族后裔(王孙),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怀想。
画面中的“白云红树”色彩对比鲜明,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生机,让人想象到天空的悠远和大地的热烈。而远处“鸡犬人家自一村”,以鸡犬之声衬托出村落的宁静与祥和,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淳朴与恬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外桃源般环境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返璞归真理想境界的追求。
万族同一垢,齐州集微尘。
高灵不来下,厌此浊恶薰。
从来筑坛处,往往清无邻。
腥膻远人迹,庶或来仙真。
兹坛峙幽绝,尚有古制存。
龟图布八隅,彷佛数兑坤。
黄冠道中寒,寓址今祇园。
游人蹑其上,未觉大象尊。
空令恨聃史,不使群聋奔。
盖公虽未见,岂乏栾与垣。
吴山视诸山,耸秀若诸母。
上有一段云,使我屡回首。
瀫水向浙水,凉飙生远漪。
中有一双鲤,为传我所思。
高堂有华发,游子行当归。
归欤不可缓,霜露沾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