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莫恃栈阁,吴莫恃堑江。
不能恃以德,二国竟亦降。
迩来屡兴废,由险轻万邦。
谁知荒凉城,空存如刳腔。
我今经其下,吊古语愧哤。
嗟哉石头潮,助怒常舂撞。
秦莫恃栈阁,吴莫恃堑江。
不能恃以德,二国竟亦降。
迩来屡兴废,由险轻万邦。
谁知荒凉城,空存如刳腔。
我今经其下,吊古语愧哤。
嗟哉石头潮,助怒常舂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金陵怀古》,通过对秦、吴两国倚仗地理优势却最终衰亡的历史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感慨。首句“秦莫恃栈阁,吴莫恃堑江”指出秦朝不依赖栈道之险,吴国不倚仗长江之固,暗示了仅凭一时之利难以长久。接下来,“不能恃以德,二国竟亦降”强调道德和仁政的重要性,没有内在的德行,即使地利也无法维系国家。
诗人进一步借古讽今,“迩来屡兴废,由险轻万邦”批评后世统治者过于依赖险要之地,忽视了对四方万邦的尊重和治理。然后,“谁知荒凉城,空存如刳腔”描绘了金陵(南京)昔日繁华如今的荒凉景象,如同被掏空的躯壳,令人感叹。
最后两句“我今经其下,吊古语愧哤”表达了诗人亲身走过金陵,面对遗迹,深感历史沧桑,言语中带着对前人行为的反思和自责。“嗟哉石头潮,助怒常舂撞”以石头城下的潮水比喻历史的洪流,它无情地冲击着过去的辉煌,增添了诗的悲壮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沉思和对当今统治者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