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梅》
《画梅》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

(0)
鉴赏

这首诗《画梅》由明代诗人方孝孺所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向往。诗中以“微雪初消月半池”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初雪融化后的夜晚,池水半露,月光洒落,一片宁静之中。接着,“篱边遥见两三枝”,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只见几株梅花在篱笆边静静绽放,虽是寥寥数枝,却足以吸引人的目光。

“清香传得天心在”,这句诗中的“天心”既可理解为天地之心,也可视为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梅花的香气不仅飘散在空气中,更传递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让人心灵得以净化。“未许寻常草木知”,则表达了梅花与众不同的气质,它不与寻常的花草争艳,而是以其独特的魅力,独步于冬日的寒风之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风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傲然独立的形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梅花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存在,却能以其独有的清香和坚韧的生命力,触动人心,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临江仙·健笔兴来挥乐府

健笔兴来挥乐府,无愁可到眉头。
可怜郊岛两诗囚。
枯肠徒自恼,*汗只供羞。
我欲与君追李白,神游共访丹丘。
千金不惜翠云裘。
呼儿多换酒,一醉万缘休。

(0)

临江仙·俗务相仍何日了

俗务相仍何日了,纷纷百绪千头。
空教萦绕似遭囚。
情知鸥与鹭,亦解替人羞。
春晓拂衣随父老,扶携寻壑经丘。
本无肥马衣轻裘。
闲身元自在,不问几宜休。

(0)

木兰花慢·想天开阊阖

想天开阊阖,正元日、受朝仪。
美出震居尊,承乾继统,行夏之时。
梅花领将春到,更祥烟、浮动万年枝。
丽日徐行黄道,和风细度丹墀。
天颜有喜近臣知。
称寿献瑶卮。
道品物惟新,阳刚*长,百禄咸宜。
觚*五云佳气,但遥瞻、百拜只心驰。
记得华封馀祝,不妨借人新词。

(0)

清平乐 寿赵总管

相门华胄。
勋业谁居右。
且向人间涵养就。
鼎轴青毡依旧。
*延遗爱尤思。
梁州新政方宜。
处处邦民香火,祝君千岁而期。

(0)

水调歌头 次权待制韵

燕城过长夏,乡思若为禁。
故园松竹潇洒,久矣负幽寻。
赖有仙坛诗伯,同寓玉堂清署,相顾意殊深。
余暇尽谈笑,烦暑自消沉。
绕长廊,临静砌,称闲心。
飕飕树杪风至,流水入衣襟。
尚愧无穷汗简,也预诸公奋笔,投迹是非林。
何日了官事,倒佩脱冠簪。

(0)

满庭芳 南营探梅至梅隐丈

长忆当年,读书窗下,岁寒留看孤芳。
巡檐索笑,重到更彷徨。
梅隐先生何在,清江外、新构茅堂。
人应道、攀枝嗅蕊,那得救饥肠。
多情余习气,芒鞋竹杖,未忍相忘。
但年年依旧,疏影幽香。
好是春风近也,犹记得、吟绕昏黄。
开尊饮,参横斗转,同醉卧花旁。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