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烛照清夜,笙歌隔藓墙。
一从飞燕入,便不见君王。
寒烛照清夜,笙歌隔藓墙。
一从飞燕入,便不见君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冷清的宫廷夜景。开篇“寒烛照清夜”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凄凉的情境,烛光在深夜中投射出淡淡的光芒,映照着空旷无人的宫殿。紧接着,“笙歌隔藓墙”则进一步增添了一种隔绝与寂寞之感,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宴席或宫廷音乐,但这里它的声音却被厚重的藓墙阻隔,听起来既遥远又模糊。
第三句“一从飞燕入,便不见君王”则突然转换了场景,一只燕子飞入宫中,诗人借此暗示自己与君王之间的距离和失落。一旦燕子消失在视线之外,诗人就再也看不到君王的身影。这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皇权的渴望无法实现,也可能是对过去荣华时光的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燕子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同时也隐含着对过往时光的无奈和对权力中心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