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通甫见赠二首·其一》
《和通甫见赠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几年持养副天成,造次云为必中程。

乐内何希傥来贵,畏知唯有白丝清。

蓬瀛尚欠文章手,寰海徒传学行声。

今日诗筒互酬唱,他时回记岂忘情。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和通甫见赠二首(其一)》。韦骧以文采飞扬、学识渊博著称,此诗亦体现了他的文风与思想。

首联“几年持养副天成,造次云为必中程”,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养与才华的自信。"持养"意为保持并培养,"天成"则指自然赋予的天赋与才能。"造次"形容匆忙或不假思索之时,"云为"则是指创作或行动。这两句诗强调了诗人通过长期的努力与自我提升,即使在匆忙之中也能做到作品或行为合乎标准,体现出他对艺术与道德的严格要求。

颔联“乐内何希傥来贵,畏知唯有白丝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内在修养与外在名声的看法。“乐内”指内心的快乐与满足,“希傥来贵”则暗示了外来的荣誉或地位可能带来的虚幻感。“畏知”意味着害怕被外界所知,而“白丝清”则比喻纯洁无瑕的品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更看重内心的平静与纯洁,而非外在的荣誉与地位,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

颈联“蓬瀛尚欠文章手,寰海徒传学行声”,将诗人与仙山蓬莱、瀛洲的文人相比,表达了对自己未能达到仙人般文学成就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指出自己在学识与品行上的声誉已经广为人知。这反映了诗人不仅在文学上有高深造诣,其人格魅力也深受世人敬仰。

尾联“今日诗筒互酬唱,他时回记岂忘情”,点明了诗人与友人间的交流与情感。"诗筒"在这里象征着诗歌的传递与交流,"互酬唱"则表示双方的诗作相互应和,情感深厚。"他时回记岂忘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回忆这段友情时,不会忘记彼此间深情厚谊的决心。这一联不仅深化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韦骧对个人修养、艺术追求、内心世界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与表达,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乐天题王家亭子

风吹笋箨飘红砌,雨打桐花盖绿莎。

都大资人无暇日,泛池全少买池多。

(0)

压墙花

野性大都迷里巷,爱将高树记人家。

春来偏认平阳宅,为见墙头拂面花。

(0)

郊庙歌辞.中宗祀昊天乐章.舒和

已陈粢盛敷严祀,更奏笙镛协雅声。

璇图宝历欣宁谧,晏俗淳风乐太平。

(0)

寄崇德里居作

扫君园林地,泽我清凉襟。

高鸟云路晚,孤蝉杨柳深。

风微汉宫漏,月迥秦城砧。

光景坐如此,徒怀经济心。

(0)

横吹曲辞.陇头水

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

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昨日上山下,达曙不能寐。何处接长波?

东流入清渭。

(0)

古词三首·其二

新长青丝发,哑哑言语黠。

随人敲铜镜,街头救明月。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