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洛社闲游伴,屈指于今太半亡。
若到龙门更闻笛,定知悲感似山阳。
追思洛社闲游伴,屈指于今太半亡。
若到龙门更闻笛,定知悲感似山阳。
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所作的《嘉祐中余尹河南与少师李公明龙图董巨源集贤王伯初同游龙门渔者得鳜鱼数十尾以助杯柈饮兴皆欢日月云迈几二十年感旧念游作忆鲈诗》中的第二首。诗中追忆了昔日与友人一同游览龙门的美好时光,如今回忆起来,不禁感慨岁月如梭,好友已多离世。诗人通过“屈指于今太半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深深怀念。在“若到龙门更闻笛,定知悲感似山阳”两句中,诗人想象再次游历龙门时,听到笛声,心中涌起的悲凉之情仿佛当年山阳之悲,形象地描绘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富有深意,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传语风光,须少驻、共君流转。
谁忍见、绿肥红瘦,鲜欢多感。
泽国千丝烟雨暗,江城一带云山远。
看新荷、泛水学人愁,心常卷。
羞鬓雪,凭花染。
携酒阵,嫌杯浅。
叹人生岂为,青衫槐板。
记舞可怜宫柳细,写情但觉香笺短。
上层楼、独倚有谁知,栏干暖。
绛雪堆云绿。
倚朱栏、鸾飞凤舞,乱红如簇。
宫锦海沈肌理秀,极目明霞孤骛。
对翠袖、天寒修竹。
轻露有情添泪眼,粲精神、娇醉薰华屋。
然宝篆,散清馥。
江南到处多兰菊。
更海棠、贪睡未醒,漫山粗俗。
欲品此花为第一,真色生香俱足。
又只怕、惊人凡目。
把酒对花频管领,怕狂风骤雨难拘束。
拾碎玉,泛醽醁。
雨沐风梳,正梅柳、弄香逞色。
谁忍听、送君南浦,阳关三叠。
玉节前驱光照路,金杯争劝愁生席。
泛锦樯、西去若登仙,乘槎客。
春有意,寒无力。
和风满,洪波息。
笑庐峰湓浦,旧游陈迹。
昔日蜚声台柏劲,他年坐对堂槐密。
想轺车、不待政成时,追锋急。
正百花堂下,山雨楼前,粲然梅柳。
和气回春,滟一尊芳酒。
桂子兰孙,凤歌鸾舞,介我公眉寿。
天上遐龄,人间独乐,古来稀有。
壮日题桥,儿时击瓮,名遂功成,自然长久。
琳馆偷闲,约赤城为友。
紫诏重颁,黄扉稳步,好试调羹手。
九世鸡窠,千秋麟阁,玉颜依旧。
正采铃坠盖,玉燕投怀,梦符佳月。
五百年间,诞中兴人杰。
杖策归来,入关徒步,万里朝金阙。
贯日精忠,凌云壮气,妙龄英发。
名镇重湖,屡凭熊轼,恩满西江,载分龙节。
有志澄清,誓击中流楫。
谈笑封侯,雍容谋国,看掀天功业。
待与斯民,庆公华衮,祝公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