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胪传,仗下奏、祥云五色。
何况是、西山弟子,鹤山宾客。
上帝照临忠义胆,老师付授文章脉。
问此君、彷佛似何人,徂徕石。园官菜,登盘碧。
田舍米,翻匙白。懒投诗见素,寄书杓直。
德耀不嫌为隐髻,龟儿已解摇吟膝。
有谁怜、给札老相如,家徒壁。
畴昔胪传,仗下奏、祥云五色。
何况是、西山弟子,鹤山宾客。
上帝照临忠义胆,老师付授文章脉。
问此君、彷佛似何人,徂徕石。园官菜,登盘碧。
田舍米,翻匙白。懒投诗见素,寄书杓直。
德耀不嫌为隐髻,龟儿已解摇吟膝。
有谁怜、给札老相如,家徒壁。
此诗为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满江红·其十一》。全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情感。
首句“畴昔胪传,仗下奏、祥云五色”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图景,通过古代祭天的仪式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畴昔胪传”指的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重要典礼,而“仗下奏、祥云五色”则描绘出祥瑞之气,彰显了一种吉祥、美好的氛围。
紧接着,“何况是、西山弟子,鹤山宾客”一句,则将诗人自身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西山”、“鹤山”很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地域,但更重要的是,它们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随后,“上帝照临忠义胆,老师付授文章脉”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和文学的崇高追求。“上帝照临忠义胆”表达了一种坚定不移的品格,而“老师付授文章脉”则强调了文学修养的重要性,显示出作者对于学问与文艺的重视。
中间部分,“问此君、彷佛似何人,徂徕石。园官菜,登盘碧。田舍米,翻匙白。”通过对“此君”的询问,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功力。
末尾,“懒投诗见素,寄书杓直。德耀不嫌为隐髻,龟儿已解摇吟膝。”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心态,以及对文学创作的自信与执着。“懒投诗见素”、“寄书杓直”都是描写诗人以诗寄托情感的行为,而“德耀不嫌为隐髻,龟儿已解摇吟膝”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高洁与坚守。
最后,“有谁怜、给札老相如,家徒壁。”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对人世间真挚情感的呼唤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感慨。这里的“给札”、“老相如”都是表现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而“家徒壁”则是对家庭与生活的深切思念。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状态,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道德修养、友情以及文学创作等方面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