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半醉》
《半醉》全文
唐 / 李群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处俗常如病,看花亦似秋。

若无时复酒,宁遣镇长愁。

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

何烦五色药,尊下即丹丘。

(0)
注释
处:处。
俗常: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如:如同。
病:疾病。
看花:赏花。
似:好像。
秋:秋天。
若:如果。
无:没有。
时:时刻。
复:再。
酒:饮酒。
宁:宁愿。
遣:派遣。
镇长:长久。
愁:忧愁。
渐觉:逐渐感到。
身:自己。
非:不是。
我:自我。
都:完全。
迷:迷失。
蝶:蝴蝶。
与:和。
周:周围。
何烦:何必麻烦。
五色药:五彩的药方。
尊下:杯中。
即:就。
丹丘:仙境。
翻译
日常琐事如同疾病,赏花也仿佛在秋天。
如果没有饮酒的时刻,宁愿让忧愁长久伴随。
渐渐感到自己不再是自我,迷失在蝴蝶和周遭的世界。
何必寻求五彩的药方,杯中酒就能让我抵达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名为《半醉》。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处理都体现了诗人的独特风格。

"处俗常如病,看花亦似秋。" 这两句通过将日常生活比作疾病,将看花与秋天相联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对美景物的淡然态度。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红尘中,也能保持一份清醒和远离尘嚣的心境。

"若无时复酒,宁遣镇长愁。"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时的选择。他宁愿用酒来消愁,而不愿意让烦恼占据心头。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常用的解压方式之一——借助酒精来暂时逃避现实。

"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 这两句诗中,"渐觉身非我"表达了一种灵魂超脱身体的感觉,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用以形容心境的变化或对现实的疏离感。而"都迷蝶与周"则是在用蝴蝶和周公(周朝的开国君主)来比喻自己的迷茫状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世间纷争的不解。

"何烦五色药,尊下即丹丘。" 最后两句诗则是在说,对于诗人来说,用不着那些复杂多样的治疗之法,只需静坐以养心灵,便如同达到道家修炼中的至高境界——丹丘。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外在物质追求的淡漠。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看法,以及他对于精神寄托和超越尘世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群玉

李群玉
朝代:唐   字:文山   籍贯:唐代澧州   生辰:808~86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
猜你喜欢

糟蟹

旧交髯簿久相忘,公子相从独味长。

醉死糟丘终不悔,看来端的是无肠。

(0)

感旧二首·其二

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

三十三年真一梦,茆檐寒雨夜萧萧。

(0)

游仙五首·其一

飘飘鸾鹤杳难攀,万里东游海上山。

应有世人遥稽首,紫箫馀调落云间。

(0)

游山舟中遇风雨戏作

龙骧万斛去如鸿,巨浪惟能窘短篷。

不是山灵嫌俗驾,一生常值打头风。

(0)

烟波即事十首·其九

归老何须乞镜湖,秋来日日饱莼鲈。

正令霖雨称贤佐,未及烟波号钓徒。

(0)

种菜四首·其二

老农饭粟出躬耕,扪腹何殊享大烹。

吴地四时常足菜,一番过后一番生。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